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不少朋友都中招了,昨天隔壁张大爷裹着厚棉袄来我家串门,一个劲打喷嚏流鼻涕,非说这是"冻出来的病根",其实啊,这八成就是老祖宗说的风寒感冒,现在药店里各种西药中成药琳琅满目,可真要对症调理,还得靠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。
风寒感冒到底啥症状?别和风热搞混了! 很多街坊分不清风寒和风热,瞎吃药反而耽误病情,风寒感冒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怕冷重、发热轻,就像背着块冰砖似的浑身发冷,舌头伸出来是淡红色的,舌苔薄白,流的鼻涕像清水一样,要是还伴有头疼脖子僵、咳嗽吐白痰,基本就能断定是受寒引起的风寒感冒。
老中医压箱底的经方,家家厨房都能配齐 (1)生姜大葱红糖水——初级版驱寒三剑客 这个方子简单到离谱,但效果真不赖,老姜切5片,带须大葱白3根,红糖半块,煮水喝下去立马浑身暖洋洋的,去年我闺女淋雨回来,我赶紧给她煮了一碗,喝完捂着被子睡一觉,第二天活蹦乱跳去上学了,不过要注意,这个只能对付刚受凉的情况,如果已经发烧就不管用了。
(2)荆防败毒散——经典千年方改良版 正经风寒感冒还得靠这个方子:荆芥10克、防风10克、羌活6克、独活6克、柴胡10克、前胡10克、桔梗10克、枳壳10克、茯苓15克、川芎6克、甘草6克,这些药材在同仁堂都能抓到,凑齐不过三四十块钱,我上次感冒嗓子痒得难受,抓了两副这个方子,喝完第一副就感觉喉咙松快了,三副喝完彻底利索。
(3)桂枝加葛根汤——脖子僵硬专用方 现在人整天低头看手机,风寒感冒十有八九脖子疼,这时候就得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葛根,桂枝15克、白芍15克、葛根30克、生姜3片、大枣5颗,这个搭配既能解表散寒,又能舒缓颈肩肌肉,我办公室小刘上周就是用这个方子,喝完跟我说"感觉自己从冰冻人变成了解冻的冰淇淋"。
熬药有讲究,喝错等于白搭 很多人觉得中药苦就捏着鼻子灌,其实喝中药也得讲究策略,头煎最浓,倒出来分两次温服,喝完药再喝一小口米粥护胃,千万别凉着喝,也不要太烫嘴,就跟喝温水似的最合适,上午9-11点阳气升发时喝最好,晚上尽量别喝,免得睡不着觉。
忌口比吃药还重要 吃中药期间千万管住嘴,生冷水果、冰镇饮料绝对碰不得,有人说鱼肉不是发物吗?其实只要不放辣椒,清淡的鱼汤还能补气血,我媳妇上次给我熬药,偷偷加了黄芪当归,说是能增强抵抗力,结果感冒三天就好利索了。
预防才是硬道理,几个小妙招记心上 平时可以用艾叶泡脚,每周2-3次,泡到脚脖发红最好,出门前把两手大鱼际搓热,对着迎香穴(鼻孔旁)来回揉,这是我师父教的防感冒绝招,还有最简单的办法:感觉有点受凉马上喝碗葱姜水,把感冒扼杀在摇篮里。
最后提醒各位,如果烧到38.5度以上,或者三天不退烧,千万别硬扛着,上个月我们小区王叔就是小感冒拖成肺炎,这种时候该去医院输液就得去,中药虽好,也要对症下药,拿不准就找正规中医把脉开方,毕竟身体是自己的,感冒事小,但折腾出别的毛病就得不偿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