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月子驱风散寒必备!这5种中药帮你远离月子病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10 0
A⁺AA⁻

前阵子楼下王姐来找我诉苦,说生完二宝后总感觉后脑勺发凉,吹个风就头疼,我一听就知道她八成是月子里着凉了,想起当年我妈伺候我坐月子时,天天念叨"产后百节空虚",现在才明白这话有多实在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能帮新妈妈赶走寒气的中药宝贝,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真本事。

坐月子为啥要驱风散寒? 刚生完孩子那会儿,我总觉得浑身毛孔都在漏风,医生说这是"血室大开"的状态,风寒最容易趁虚而入,隔壁单元刘阿姨就是月子里贪凉,现在每逢变天关节就疼得不行,中医讲究"产前一盆火,产后一块冰",这时候不把寒气逼出去,落下病根能烦你一辈子。

五味驱寒中药家底

  1. 当归——月子界的暖宝宝 记得我坐月子那会,婆婆每天给我煮当归红枣水,这黑褐色的药材看着不起眼,喝下去却像有团火顺着喉咙往下走,当归最擅长补血活血,配上生姜红糖,专门对付手脚冰凉,不过要注意别过量,我有个闺蜜喝多了上火,嘴角起了一串泡。

  2. 艾叶——天然暖宫贴 医院妇产科走廊总飘着股艾草香,护士说她们经常用艾叶煮水给产妇擦身,这玩意儿真是个宝,我把干艾叶装布袋里微波加热,往腰上一敷,寒气"嘶溜"就被吸出来了,但千万别直接放皮肤上,我妹烫出水泡才记住这个教训。

  3. 益母草——子宫清道夫 刚生完那几天,护士让我喝益母草膏,这味道确实一言难尽,但效果真明显,恶露排得特别顺畅,老辈人说它就像扫帚,能把子宫里的脏东西全扫出来,不过哺乳期喝要控制量,我表姐喝多了奶水变少,急得直跳脚。

  4. 桂枝——关节保暖剂 去年冬天遇到位宝妈,月子里被空调吹得膝盖疼,中医师给她开了桂枝泡脚方,说是能打通经络,我试过几次,泡完脚从涌泉穴往上冒热气,整个人像裹在棉被里,但高血压的姐妹要慎用,容易心慌。

  5. 川芎——头痛克星 我产后第三天开始偏头痛,月嫂赶紧熬了川芎白芷鱼头汤,这白色根茎炖汤有点麻舌,但喝完额头像敷了热毛巾,不过这药很猛,我喝两次就见效,不敢多喝,哺乳期妈妈最好咨询医生,别自己乱试。
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 光吃药哪够啊?咱们坐月子要"吃"出健康,我最爱我妈做的当归生姜羊肉汤,砂锅咕嘟咕嘟炖两小时,满屋飘香,羊肉选带皮的羊腩最合适,焯水时加料酒去膻味,炖到筷子能插透肉,喝碗汤整个后背都发热。

还有道隐形养生菜——艾叶煎蛋,把鲜艾叶切碎拌蛋液,下锅煎得金黄,这菜看着普通,吃下去胃里暖烘烘的,不过艾草有点涩口,多加些盐巴调味就行,我婆婆还发明了益母草炒猪肝,说是补血又排毒,虽然卖相一般,但确实管用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

  1. 补过头好比火上浇油 我同学仗着身体好,月子期间天天阿胶炖鸡,结果补出一脸痘,嗓子肿得说不出话,中医说"虚不受补",特别是剖腹产的妈妈,前两周要以排恶露为主,别急着大补。

  2. 药材不是零食 看见某音上教产妇嚼枸杞像吃糖豆,吓得我直摇头,再好的中药也得按剂量来,我喝的药膳方都是中医院开的,自己乱配当心适得其反。

  3. 洗澡水温有讲究 别看都是热水,40度和45度差别可大了,我试过用烫水冲澡,出来头晕目眩,现在都用手腕试温,感觉温热不烫就行,重点洗容易受风的后颈和脚踝。

四季养护小窍门 夏天坐月子最遭罪,我那会儿开着空气净化器都不敢开空调,其实可以用薄荷叶煮水晾凉,拿纱布蘸着擦身子,冬天别忘了给床头挂艾草香囊,既能驱蚊又能避邪气,春秋天风大,出门戴顶月子帽,要把脖子后面折起来的那种。

最后唠叨一句,坐月子别死扛,我表妹怕吃药硬撑着,结果落下咳嗽毛病,现在三甲医院都有产后调理科,该看医生就看医生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是好东西,但也要科学使用,祝每位新妈妈都能暖暖和和坐好月子,别让寒气钻了空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