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嘴里发苦、动不动就想发火?照镜子发现舌苔又厚又黄?八成是肝火在作怪了!不少人抓几副清肝泻火的中药就往肚子里灌,结果越喝越难受,今天咱就来唠唠喝去肝火中药的那些"保命规矩",都是老中医反复叮嘱的重点,千万别不当回事!
别当水喝!过量伤身最要命 前阵子隔壁王姐连着喝了五天龙胆泻肝汤,结果半夜肚子疼得满地打滚,为啥?她把医生开的一日量分成两次喝,还嫌效果不够猛自己加量,记住了,这类苦寒中药就像消防队的高压水枪,火灭了还喷就会浇坏庄稼,一般医生开的剂量都是刚好够给肝脏"降降温",擅自加量等于让脾胃跟着遭罪。
忌口不是开玩笑,这些食物千万躲远点 刚喝中药就啃麻辣小龙虾?那跟往酒精炉上浇汽油没区别!所有带辣味的食物都要拉黑名单,什么火锅、烧烤、辣条,统统别想,还有人觉得喝中药期间吃点冰淇淋降降火,这更是大错特错!寒凉食物会让肠胃闹罢工,轻则腹泻重则损伤阳气,就连平时当零食的瓜子花生都要少吃,这些炒货吃多了也容易拱起肝火。
别和西药混着吃,小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上周张叔感冒发烧,一边喝着菊花枸杞茶,一边吃着头孢,结果恶心呕吐了一整天,很多中成药会和西药成分打架,比如石膏可能影响抗生素吸收,甘草可能加重利尿剂效果,最保险的做法是两种药间隔两小时服用,实在拿不准就带上药方问问药师,特别是降压药、抗凝血药这些,千万不能任性混搭。
特殊人群要警惕,乱喝可能雪上加霜 孕妇千万别碰栀子、决明子这类猛药,当年我们胡同有个大姐不知道自己怀孕,喝了三副清肝茶,结果见红差点流产,哺乳期妈妈也要悠着点,药性会通过奶水影响宝宝,老年人肝肾功能弱,长期喝寒凉中药可能伤及根本,建议改成小剂量分次服用。
时辰讲究大学问,喝错时间全白搭 老中医都强调"寅时服药",也就是早上3-5点,这时候肝胆经当令,药效最能直达病所,但咱们上班族哪能起那么早?退而求其次也要保证饭前半小时温服,免得刺激胃黏膜,最忌讳睡前喝药,苦寒药物容易扰动心神,多少人因此失眠到天亮。
说个真事,我表弟去年考研压力大,天天熬夜导致肝火旺盛,自行买了半个月的夏枯草煮水喝,结果面黄肌瘦不说,还落下了吃饭不消化的毛病,后来老中医一看舌头,说这是寒凉过度伤了脾阳,所以说啊,祛肝火就像扑山火,既要彻底熄灭,又不能把植被都烧光了。
最后划重点:喝中药期间要像伺候祖宗一样对待自己,禁烟酒、少熬夜、别生气,如果喝药后出现拉肚子、胃疼、头晕这些症状,赶紧找医生调方子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土壤,别人有效的方子未必适合你,定期复诊才是正经事,记住这些避坑指南,才能让中药真正成为灭火神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