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下面坠得难受",特别是女性同胞们,这种会阴坠胀的感觉真的让人坐立不安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专门讲讲老祖宗留下的中药调理法,不过先说清楚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大家可别对着方子就喝药,一定要找专业医师把脉后再用!
会阴坠胀到底是咋回事? 其实这地方就像人体的"吊床",周围韧带、肌肉、盆腔器官都连着,西医说是盆底肌痉挛、盆腔炎症,中医看来多是气滞血瘀、湿热下注或者中气下陷惹的祸,就像我邻居王姐,生完二胎后总感觉下面坠胀,去医院查又没大毛病,其实就是典型的产后气虚+瘀血阻滞。
老中医私藏的5个验方
-
补中益气汤加减(适合中气下陷型) 组方:黄芪30g、党参15g、白术12g、升麻6g、柴胡6g、当归9g、陈皮9g、甘草6g 用法:像熬汤药一样煎两次,早晚饭后温服 特点:特别适合产后或体虚者,有位患者反馈说喝完三副就能明显感觉"下面有东西托着了"
-
四妙丸合失笑散(针对湿热瘀阻型) 组方:苍术10g、黄柏10g、薏苡仁30g、怀牛膝15g、五灵脂9g、蒲黄9g(包煎) 注意:这类人常有白带发黄、舌苔厚腻,有位办公室文员连喝两周,坠胀感减轻了大半
-
少腹逐瘀汤改良版(寒凝血瘀型) 组方:小茴香6g、干姜6g、延胡索12g、川芎9g、赤芍12g、蒲黄9g、五灵脂9g、当归12g、肉桂3g 提醒:这类人怕冷明显,有位大姐冬天加重,用这个方子泡脚都管用
-
甘麦大枣汤加味(肝郁气滞型) 组方:炙甘草12g、浮小麦30g、大枣10枚、香附9g、乌药9g、橘核12g 案例:有个教师长期压力大,用这个方子配合艾灸,半个月情绪和身体都好转了
-
外洗方(通用缓解型) 组方:苦参15g、蛇床子15g、艾叶10g、红花6g、花椒6g 用法:煮水放温后熏洗,每天15分钟,有位阿姨坚持一个月说"像给下面做SPA"
老患者都不会告诉你的护理秘诀
穴位按摩三部曲
- 三阴交(内踝尖上3寸):每天按揉3分钟
- 八髎穴(腰骶部):用热水袋热敷特别舒服
- 关元穴(脐下3寸):顺时针轻揉能补气
食补小偏方
- 山药薏米粥:健脾祛湿,每周喝三次
- 益母草鸡蛋:痛经伴随坠胀时特别管用
- 枸杞红枣茶:气虚体质者的救命茶
运动康复操
- 凯格尔运动:每天3组,每组10次收缩盆底肌
- 猫式伸展:跪姿交替拱背和塌腰,促进血液循环
- 提肛收腹:站着看电视时偷偷练,增强盆底力量
这些坑千万别踩!
- 别盲目吃补药:广东有位阿姐乱吃阿胶,结果越补越胀
- 经期慎用药:活血化瘀的药方要避开月经期
- 忌口很重要:冰淇淋、螃蟹、凉茶这些寒凉物要戒掉
- 别长期蹲厕:超过5分钟就会加重盆腔压力
最后唠叨一句,如果突然剧烈疼痛、发烧或者异常出血,赶紧去医院别耽误!中医调理贵在坚持,一般需要2-3个月才能彻底改善,记住咱们调理的关键是:保暖+通络+补气,这三招组合拳打下去,没有好不了的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