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好多新手爸妈留言问宝宝黄疸该咋办,看着小宝贝皮肤黄黄的当父母的真揪心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法子可多了,今天就好好唠唠那些能退黄疸的中药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。
【这些草药退黄效果杠杠的】 要说最有名的退黄中药,那必须是"退黄三剑客"——茵陈、栀子、大黄,这三个可是中医退黄的经典搭配,就像火锅里的牛油锅底一样基础重要,特别是茵陈,在农村田埂上随便能找到,晒干后煮水给娃喝特别管用,记得要选那种叶片多、香味浓的,每次抓一把煮出浓浓琥珀色,一天喝个两三回。
有个宝妈上次跟我说她家二宝黄疸反复,我就教她用栀子泡澡,把十几颗栀子拍碎装纱布袋里,加水煮开晾温了给娃泡澡,连着三天黄疸值就降下来了,不过要注意栀子性寒,泡完一定要擦干裹严实,别着凉了。
【老中医都在用的退黄经方】 说到退黄方剂,不得不提张仲景的茵陈蒿汤,这个千年古方就三味药:茵陈、栀子、大黄,按3:2:1的比例配好,冷水浸泡半小时再煎煮,很多中医院现在都把这个方子做成颗粒冲剂,喂起来方便还不苦,不过大黄有泻下作用,新生儿用量要特别注意。
要是孩子还有腹胀不拉的情况,可以加点郁金和柴胡,去年邻居家双胞胎就是用这个改良方,配合多晒太阳,两周黄疸就退干净了,但具体克数千万别自己琢磨,得找正经中医开方子。
【这些中成药家里可常备】 现在药店能买到的退黄中成药也不少,像茵栀黄口服液就是升级版的茵陈蒿汤,不过这药偏寒性,有些宝宝喝了会拉肚子,得配合着益生菌吃,还有那个布拉氏酵母菌,虽然不是中药,但调节肠道菌群特别管用,和中药搭配着用效果翻倍。
最近发现个好东西叫"黄疸消贴",是把茵陈、黄芩这些磨成粉调药膏贴肚脐,我家小侄女当时不肯吃药,用这个贴着配合晒太阳,黄疸慢慢就下去了,不过贴之前要在肚脐周围涂点润肤霜防过敏,两小时就得揭下来透气。
【食疗偏方比药片更温和】 不想吃药的可以试试四皮水:冬瓜皮、西瓜皮、茯苓皮各30克,加上陈皮5克,煮出来的水有股淡淡的瓜香味,我表姐家闺女就是靠这个当水喝,半个月黄疸就褪了,煮的时候记得把西瓜皮表层绿皮削掉,不然发涩。
鲫鱼汤退黄也是一绝,做法超简单,弄半条鲫鱼煎到两面金黄,加通草5克、白茅根15克炖汤,奶白色的汤给宝宝蘸着母乳喝,不过通草有点凉性,喝两天停一天最好,还有个隐藏吃法——用煮过的鲫鱼肉拌米粉,既补营养又退黄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好多家长听说钩藤能退黄就瞎用,其实钩藤主要是平肝熄风的,退黄效果真不如前面说的那些,还有人迷信什么珍珠粉退黄,那玩意儿重金属超标风险高,千万别乱试。
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长看孩子黄疸反复,就加大药量,上个月小区里有个宝宝被喂过量茵栀黄,拉到脱水送医院了,大家千万记住:中药虽好,过犹不及,要是孩子满月了黄疸还没退,或者手脚心都发黄了,赶紧去医院别耽误。
最后唠叨一句,晴天上午十点前的太阳最管用,把娃屁股蛋露出来晒,隔着玻璃可不行,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断根,耐心比啥都重要,觉得有用的话,快转给身边需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