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家长注意了!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,都是问自家儿子"蛋蛋"老是鼓鼓胀胀怎么办,其实这种儿童阴囊胀气的情况特别常见,很多新手爸妈遇到都手忙脚乱,今天咱们就聊聊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招,纯干货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!
为啥会出现阴囊胀气?
小孩不像大人会准确描述不适,咱们得学会观察,要是发现孩子总用手揪裤子、走路姿势怪怪的,或者洗澡时看到"蛋蛋"像小气球一样鼓着,八成就是中招了,老中医说这多是"肝经不畅"闹的,就像水管堵了水流不通,气憋在下面就会鼓包。
我邻居家娃去年就是这样,西医说要动手术,把一家人吓够呛,后来找到镇上老中医,人家一看就说:"这是小肠气窜下来了,好比气球打气不打结",开了三副药,配合艾草敷肚脐,一周就消下去了。
中药调理有啥门道?
老中医教了个简单法子:准备橘核、荔枝核、山楂核各15克,像熬冰糖雪梨那样煮水,每天早晚喝两次,连喝三天,这仨"核"可都是行气高手,专治各种气滞问题,有个妈妈反馈说,她家孩子喝完当天放了几个响屁,第二天胀气就消了一半。
还有个外敷偏方特管用:取吴茱萸和盐按1:1混合,炒热装布袋里,趁温热敷在肚脐周围,这招相当于给腹部做SPA,能帮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,记得温度别烫到孩子,敷个20分钟就行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- 别乱补营养品:人参、鹿茸这些大补的东西反而容易上火,加重胀气
- 忌口很重要:冰饮料、薯片这些膨化食品暂时忍忍,等气消了再吃
- 运动要适度:跑跳太剧烈会让症状加重,建议多游泳代替跑步
上周门诊来了个7岁男孩,妈妈天天给炖甲鱼汤,结果越补越肿,老中医赶紧让停了,改喝薏米红豆粥,三天就见效了,所以说食疗也得对路子,不是越贵越好。
日常护理小窍门
教大家两个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:
- 推天河水:从手腕到肘窝轻轻推200下,像擦护手霜那样
- 揉气海穴:肚脐下1.5寸的位置,顺时针打圈按5分钟
晚上睡觉最好给孩子穿宽松的三角裤,避免压迫部位,我家侄子那会儿就是换了棉质内裤,透气性好了很多。
啥情况必须去医院?
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状况,千万别耽误:
- 胀气超过3天没缓解
- 伴随发烧呕吐
- 触碰时疼痛剧烈
这时候可能是疝气嵌顿或其他急症,要及时去儿童医院,去年隔壁小区就有孩子拖成了肠梗阻,千万引以为戒!
最后提醒各位家长,中药调理讲究对症,不同体质用药量可能有差异,建议先找靠谱中医辨证,别自己瞎琢磨,平时多让孩子户外活动,少吃生冷食物,这才是根本的预防之道,毕竟孩子健健康康的,比啥补药都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