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病人吃什么中药好?详细指南来了

一归堂 2025-04-07 科普健康 4870 0
A⁺AA⁻

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,在骨折的康复过程中,合理的用药对于促进骨折愈合、缓解疼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,中药在骨折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,那么骨折病人吃什么中药好呢?下面为您详细介绍。

适合骨折病人的中药

接骨续筋类中药

  1. 自然铜 自然铜味辛,性平,归肝经,它具有散瘀止痛、续筋接骨的功效,在骨折治疗中,自然铜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,加速骨折愈合,一般可将其研成粉末,入丸、散服用,常用剂量为 3 - 9 克。
  2. 骨碎补 骨碎补苦,性温,归肝、肾经,有疗伤止痛、补肾强骨的作用,它不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,还能改善骨折患者因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状,可煎服,用量为 10 - 15 克。

活血化瘀类中药

  1. 三七 三七味甘、微苦,性温,归肝、胃经,具有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的功效,骨折初期,局部往往会有瘀血肿痛的症状,三七能有效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,可将其研末吞服,每次 1 - 3 克,也可煎服,用量为 3 - 9 克。
  2. 丹参 丹参味苦,性微寒,归心、肝经,能活血祛瘀、通经止痛,对于骨折患者,丹参可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,促进骨折愈合,煎服时,常用剂量为 10 - 15 克。

补益肝肾类中药

  1. 杜仲 杜仲味甘,性温,归肝、肾经,有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作用,骨折患者在康复后期,肝肾不足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,杜仲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,煎服剂量为 10 - 15 克。
  2. 续断 续断味苦、辛,性微温,归肝、肾经,能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续折伤,对于骨折患者,续断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修复和再生,增强筋骨的韧性,常用剂量为 9 - 15 克。

常见的中药方剂

方剂名称 组成 功效 适用阶段
接骨紫金丹 自然铜、乳香、没药、土鳖虫等 活血祛瘀、接骨续筋 骨折初期
血府逐瘀汤 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等 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 骨折初期,瘀血肿痛明显者
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等 滋阴补肾 骨折后期,肝肾阴虚者

“骨折病人吃什么中药好”FAQ 常见问题大全

问:骨折初期吃什么中药最好?

答:骨折初期,局部瘀血阻滞,疼痛肿胀明显,此时应以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中药为主,像三七、丹参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就很合适,三七能有效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,可将其研末吞服,每次 1 - 3 克;丹参能活血祛瘀、通经止痛,煎服剂量一般为 10 - 15 克,接骨紫金丹这类活血祛瘀、接骨续筋的方剂也常用于骨折初期。

问:骨折康复后期需要吃中药吗?

答:骨折康复后期吃中药是很有必要的,在这个阶段,骨折部位虽然已经开始愈合,但患者往往会存在肝肾不足的情况,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,此时可以服用一些补益肝肾类的中药,如杜仲、续断等,杜仲能补肝肾、强筋骨,煎服剂量为 10 - 15 克;续断能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续折伤,常用剂量为 9 - 15 克,六味地黄丸这类滋阴补肾的方剂也可在骨折后期,肝肾阴虚时服用。

问:中药治疗骨折有副作用吗?

答: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治疗骨折,副作用是比较小的,但如果使用不当,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,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中药过敏,服用后会出现皮疹、瘙痒等过敏反应,一些活血化瘀类的中药,如果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,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,所以骨折病人在服用中药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,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用药。

骨折病人选择合适的中药对于促进骨折愈合、改善症状等有着积极的意义,但在使用中药治疗时,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和个人体质合理用药,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