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说"药补不如食补",咱们中国人讲究吃这事儿真是刻进DNA里了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藏在菜市场里的"中药肉",别看它们普普通通躺在案板上,懂行的中医拿它们当宝贝,调理身子比喝苦药汤管用多了!
【驴肉:气血双补的"地上人参"】 要说补血界的扛把子,红彤彤的驴肉必须拥有姓名,记得去年探访过东阿阿胶厂,老师傅指着熬胶的大锅说:"这驴皮只是边角料,真正精华在肉里。"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,驴肉能"补血益气",特别适合脸色蜡黄、手脚冰凉的朋友,我们楼下王婶化疗后天天喝驴肉汤,三个月气色就回来了。
家常做法推荐卤驴肉,关键在卤料包,当归片、党参段、枸杞子这三味中药别放过,砂锅慢炖两小时,肉香混着药香飘半条街,但要注意刚做完手术的人要少吃,这玩意儿太补了!
【鹿肉:壮阳补肾的山林馈赠】 打霜降那几天,东北老张就该寄鹿肉过来了,这可不是普通野味,李时珍都说它"补五脏,调血脉",现在人工养殖的梅花鹿更干净,切成薄片涮火锅,蘸着韭菜花酱,那鲜味能鲜掉眉毛!
不过鹿肉性温,年轻人火力旺的要少碰,我爷爷当年用鹿茸片炖肉治腰疼,现在改成清蒸鹿肉配山药,加点陈皮中和燥性,记住炖汤时别放八角茴香,会败了鹿肉的鲜气。
【乌骨鸡:妇科圣品的平民吃法】 菜市场十块钱一斤的乌鸡,可是正儿八经的"药引子",上次中医号脉说我气血虚,开的四物汤里就指定要乌鸡,这黑不溜秋的家伙最擅长滋阴清热,女生每个月那几天炖汤喝,比红糖水管用多了。
我家最爱椰子乌鸡汤,买老椰肉切块,加红枣枸杞慢炖,揭开锅盖那瞬间,白雾带着椰香扑脸,汤头清亮不油腻,不过感冒发烧的时候千万别碰,这玩意儿补过头反而坏事。
【羊肉:冬季暖身的千年补品】 要说最亲民的药膳肉,还得数羊肉,自古"冬吃羊肉赛人参",北京大爷铜锅涮肉那套讲究可有道理,羊肉性温热但不燥,配上萝卜豆腐炖汤,既能驱寒又不上火。
推荐个新疆朋友教的秘方:羊排泡牛奶半小时再炖,肉质更细嫩,炖的时候放点橙皮,既能去腥还能润肺,不过现在大棚养殖的羊膻味重,买肉记得挑草原羔羊,别贪便宜买冷冻货。
【鸽肉:脑力劳动者的能量站】 白领们总说脑子不够用,其实菜场活鸽子才是补脑神器,白鸽配百合炖汤,加点天麻片,连续喝一周,精神头完全不一样,这法子是我拜访过岭南老中医学到的,特别适合熬夜加班的人。
处理鸽子有窍门:焯水时放料酒姜片去腥,炖汤用陶瓷盅隔水蒸,要是嫌麻烦,直接整只炸乳鸽也成,外酥里嫩还带着果木香,每周吃两只刚好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老祖宗早就把养生密码藏在菜篮子里,这些看着普通的肉类,搭配得当就是最好的中药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,就像隔壁刘叔顿顿吃驴肉上火住院,真是应了那句老话——过犹不及,大家根据体质选对食材,日常饮食里悄悄把身体调理好,这才是咱们中国人最朴素的养生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