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李啊,你家后山那片荒地要是种麦东,可比种玉米挣得多!"村支书的话让我心里直痒痒,去年开春,我揣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试种了3亩麦东,没想到年底算账时,净赚的钱比打工两年攒的还多,今天咱就唠唠这中药麦东的种植门道,手把手教你把荒坡变"金疙瘩"。
认识麦东:藏在深山的"黄金根" 要说麦东,老药农都叫它"沿阶草",这味中药材可是滋阴生津的宝贝,我专门托人从安国药材市场搞来检测报告,人家药商指着麦冬皂苷、黄酮类成分直夸:"这可是熬滋阴汤剂的上好材料!"更没想到的是,这看着不起眼的小草,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能卖到每公斤80多块,品相好的还能突破百元关口。
选地整地:给麦东安个"五星家" 去年我栽跟头就栽在选地上,想着房前屋后空地多,结果阴沟水倒灌差点绝收,老技术员点醒我:"麦东喜欢阳光充足的斜坡地,排水不畅可要命!"今年特意选了背风向阳的缓坡,用腐熟农家肥拌着过磷酸钙改良土壤,记住要起30厘米的高垄,就像给麦东搭张"弹簧床",既透气又防积水。
繁殖秘诀:三分种七分养
-
种苗挑选有门道 别以为随便挖几棵就能种!我专门去浙江产区考察,发现优质种苗要选块根粗大、须根多的,有个小窍门:手指粗的根茎最合适,种下后像埋地雷似的盖2厘米薄土,浇透水但千万别积涝。
-
追肥讲究"少吃多餐" 清明前后追施尿素提苗,像撒胡椒面似的少量多次,立夏之后改喂饼肥,每亩200斤掺着草木灰,我试过喷施磷酸二氢钾,叶片油得能滴下来,但这"营养液"每月最多两次,多了反而烧苗。
田间管理:像伺候婴儿般精心 除草最费腰劲!我发明了"三齿挠田法":用小耙子轻轻搂草,既不会伤根又能松土,雨季要勤查墒情,垄沟积水超半天,麦东就要烂根,最省心的是病虫害少,偶尔用大蒜水喷防蚜虫,比打农药环保多了。
采收加工:时辰火候定乾坤 霜降后叶子发黄就要开挖,我那批试种的麦东,起获时抖掉泥土的动作要轻,就跟摘草莓似的,清洗后趁着晴天摊开晾晒,半夜得翻三次身,等捏着发软了赶紧装袋,不然容易发霉,去年晒干的麦东,药商摸着说"琥珀色透亮",直接给出高价。
市场前景:小品种里的大商机 这两年中药材行情看涨,麦东更是闷声发大财,我算了笔账:每亩种苗成本800元,肥料农药500元,三年采收期亩产干品400公斤,按现行价每公斤70元算,毛收入就是2.8万,关键是不愁销路,药厂订单排到明年,电商直播间更是抢着要。
现在村里人都眼红我的"麦东试验田",连在外打工的表弟都辞职回来学种植,其实只要掌握关键技术,这味中药材真能变成"摇钱草",最近我还琢磨着套种金银花,既能遮荫又能增收,等试验成功了再和大伙儿分享,想试试的朋友记住,种麦东就像养孩子,耐心加细心,荒坡也能长出"金条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