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黄疸肝炎怎么治,特别是想找靠谱的中药方子,作为研究中医十几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病到底怎么回事,哪些中药方子真管用,不过先说好,看病得找专业大夫,今天分享的方子仅供学习参考,千万别自己瞎试!
黄疸肝炎是咋回事? 说白了这就是肝出问题了,胆汁排不出去,把眼珠子、皮肤都染黄了,西医叫肝炎,中医归为"黄疸"范畴,老祖宗早就发现这病跟湿热有关,就像梅雨天衣服发霉一样,肝脏被湿气困住,胆汁淤积就发黄。
中药退黄三大绝招
茵陈蒿汤(经典祛湿退黄方) 这方子出自《伤寒论》,堪称退黄界的祖师爷,主要药材就三味:
- 茵陈:号称"退黄大将",新鲜嫩芽效果最好
- 栀子:清热泻火,像给肝脏洗冷水澡
- 大黄:通便排毒,把肝胆里的湿热往下推
用法特别讲究:茵陈要用30克起步,栀子10克,生大黄5-10克,煮药时先放茵陈煮20分钟,再下其他药,喝到小便变黄别怕,这是在排湿热呢!
柴胡疏肝散(解郁高手) 适合那种整天唉声叹气、胁肋胀痛的患者,组方像组建一支乐队:
- 柴胡当指挥,梳理肝气
- 白芍、枳壳当吉他手,柔肝止痛
- 甘草当鼓手,调和诸药
- 川芎、香附当贝斯手,活血行气
这类患者多半爱生气,药里可以加玫瑰花5朵,佛手片10克,边喝药边调节情绪,效果加倍。
五苓散加减(利尿退黄法) 水肿尿少的患者最适合,原方基础上加:
- 车前子15克:利水通淋
- 田基黄20克:广东人叫"地耳草",专门消肝胆湿热
- 猪苓10克:增强利尿效果
煮药时要大火烧开转小火,每天喝3次,看着尿量增多、眼睛没那么黄了就是见效。
民间退黄小偏方
- 玉米须煮水:每天用50克新鲜玉米须煮茶,坚持喝两周
- 蒲公英蘸酱:春天挖新鲜的蒲公英,洗净蘸酱油吃,一次吃5-6棵
- 溪黄草炖肉:闽南地区常用,溪黄草30克+瘦肉200克炖汤
中医治黄疸的讲究
- 看舌苔:舌苔黄腻用清热药,白腻要加温药
- 辨大便:便秘加大黄,稀溏加白术
- 观眼睛:巩膜黄如橘子色属阳黄,暗黄属阴黄,用药完全不同
真实病例分享 去年接诊个建筑工人,工地干活暴晒后喝酒引发黄疸,用的方子: 茵陈40克 + 田基黄30克 + 鸡骨草20克 + 垂盆草15克 连喝7天,眼睛黄褪了大半,后续改用六君子汤调理脾胃,随访半年没复发。
特别注意
- 忌口比吃药还重要!鸡肉、羊肉、酒类绝对禁止
- 别信"秘方",某宝买的不明药粉可能伤肝
- 急性期要住院,中药辅助治疗别耽误
日常养护秘诀
- 早晨空腹嚼服冬瓜糖(古法记载能利胆)
- 午睡时右侧卧,帮助胆汁排泄
- 每晚热水泡脚加艾叶15克
常见问题解答: Q:西药和中药能一起吃吗? A:间隔两小时服用,最好问主治医生
Q:小孩黄疸能用这些方子吗? A:剂量要减半,加山楂5克帮助消化
Q:退黄后怎么防复发? A:每周喝2天薏米红豆粥,保持心情舒畅
最后唠叨一句:黄疸肝炎不是小事,但也别吓坏自己,只要及时调理,多数都能恢复,记住中药讲究辨证,同样的症状不同人用药可能有差别,一定要找靠谱中医把脉开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