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网友留言说"感觉自己像泡在水里的蜡烛",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浑身乏力,嘴里发苦还总冒痘,其实啊这都是体内有湿热在作怪!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我家传了三代的滋阴清热祛湿方子,这可是当年爷爷在江南行医时总结的千金方。
【这些症状说明你该调理了】 早上起床舌头像裹了层泥浆?上厕所发现马桶总冲不干净?半夜老是莫名醒还盗汗?别以为只是小毛病,这些都是湿热缠身的信号弹!现代人空调冷饮不离手,外卖重油重辣往死里造,十个里有八个都是湿热体质,最要命的是这种体质特别招痘痘喜欢,脸上油光锃亮像打了高光,后背还总长那种又痛又痒的闷头痘。
【祖传药方大解密】 爷爷的方子就五味药:
- 土茯苓(30g)——湿地里的清道夫,专门打扫下焦湿热
- 炒薏米(20g)——比红豆厉害十倍的祛湿高手
- 麦冬(15g)——给熬干的阴液池子补补水
- 黄芩(9g)——把虚火燎原的苗头直接掐灭
- 甘草(6g)——当个和事佬让各路药材和谐共处
这配方妙在润燥不伤阴,寒凉不伤胃,很多祛湿方子喝两天就拉肚子,这个方子讲究"层层剥笋",先把湿气化开,再慢慢养阴,就像给生锈的门锁滴机油,滋滋两下就顺滑了。
【熬药也有大学问】 别傻傻地用铁锅煮!必须用砂锅才能炖出药魂,冷水浸泡药材半小时,就像泡茶得先醒茶,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,看着药汤咕嘟咕嘟冒泡,屋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,这时候千万别掀盖子,要让药气循环打个来回。
【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】 我表姐去年梅雨季整个人肿成馒头,满脸爆皮还长湿疹,喝了两周这个方子,原本蜡黄的脸开始透亮,最神奇的是多年便秘突然通畅了,现在她包里常年备着小包装的茯苓粉,说是比咖啡还提神。
【喝药期间要注意】
- 忌口比吃药更重要!冰淇淋奶茶火锅暂时拜拜
- 别跟西药混着吃,间隔至少两小时
- 喝完药记得含颗冰糖,舌尖就不会苦得打颤
- 经期量太大的姐妹先按暂停键
最后唠叨一句,这方子虽好但不是仙丹,连喝三天还没改善的话,赶紧去找正经中医把脉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,千差万别,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点亮小红心,转发给同样湿气重的闺蜜兄弟,说不定人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