痢疾用中药吃什么药?老中医推荐这5种经典方剂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问"拉肚子拉得肛门火辣辣的,吃中药能不能断根?"要我说啊,老祖宗对付痢疾那可是有真本事的,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,那些年中医是怎么收拾这磨人的小妖精的。

先搞明白啥叫"痢疾" 很多年轻人分不清腹泻和痢疾,其实两者差别大了去了,普通拉肚子就像水管漏水,哗哗淌水就行;痢疾却是肠道里着了火,拉完还想拉,蹲厕所蹲到腿麻,擦屁股纸上还带血丝,医学上把这种脓血便、里急后重的情况叫"痢疾",通俗说就是肠道在造反。

中医治痢三板斧 老中医看痢疾讲究"三分治七分养",关键要记住这三个绝招:

  1. 清热燥湿:就像给发炎的肠道泼凉水
  2. 调气行血:让肠道气血活起来
  3. 护胃气:治病不留后遗症

五味经典药方大揭秘 ① 芍药汤(急性期救星) 组方:白芍30g、黄芩15g、黄连10g、大黄6g、槟榔10g、当归12g、甘草5g 特别适合那种肚子绞痛、上厕所像刀刮一样疼的朋友,白芍能柔肝缓急,黄连黄芩清热解毒,大黄通腑泻热,喝下去半小时就能感觉火烧感减轻。

② 香连丸(上班族必备) 配方:黄连+木香,比例2:1 别小看这两颗药,木香行气止痛,黄连清热燥湿,对应酬多、饮食不规律导致的突发痢疾特别管用,现在药店有中成药,喝酒前含几粒还能预防拉肚子。

③ 乌梅丸(寒热夹杂型克星) 遇到上面上火下面寒的情况最头疼,比如口干舌燥但手脚冰凉,这时候乌梅丸就派上用场了,乌梅15g配细辛3g、黄连9g,寒热药物巧妙搭配,就像给肠道装了个空调。

④ 驻车丸(体虚老人专用) 有些老人家拉半个月还止不住,整个人瘦一圈,这时要用阿胶12g、黄连6g、干姜5g组成的驻车丸,既能止痢又不伤正气,相当于给肠道做营养支持。

⑤ 参苓白术散(病后调理神器) 别以为拉肚子止住就完事了,肠道黏膜修复要一个月呢,这时候用人参、茯苓、白术各15g煮水喝,每天当茶喝,能把被痢疾折腾垮的脾胃慢慢养回来。

老中医私藏小窍门

  1. 马齿苋急救法:野外找那种肥厚叶子的野菜,开水焯过捣汁喝,比黄连素管用
  2. 蒜瓣灭菌术:每天生嚼3-5瓣大蒜,肠道有害菌全灭光
  3. 穴位按摩:没事按揉足三里、天枢穴,增强肠道抵抗力
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见好就收:症状缓解后要继续巩固三天 × 乱补营养:恢复期少吃牛奶、豆浆等胀气食物 × 迷信偏方:未经炮制的生附子、生半夏可能中毒

预防要做这些功课

  1. 冰箱不是保险箱:隔夜菜加热要透
  2. 瓜果洗净去皮:特别是杨梅、草莓这类低矮作物
  3. 空调房备外套:肚脐受凉最容易引发肠痉挛

最后唠叨一句,现在年轻人喜欢熬夜撸串,殊不知湿热体质最招痢疾,真要碰上一天跑七八趟厕所的情况,赶紧收藏好这篇去找正经中医号脉,别自己瞎琢磨,毕竟老话说得好:"痢无补法",但更要记住"对症下药"才是王道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