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!咱家药箱里的樟脑丸能直接拿来治烫伤吗?"小时候被蚊子咬了包,奶奶总会掏出个铁盒子,用手指蘸点白色晶体抹在皮肤上,那个带着特殊气味的小盒子,到底算是中药还是随便能买到的日用品呢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"跨界选手"。
要说樟脑的身世,那可真是跨越了千年时空,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,李时珍就专门写过它:"其气辛烈,能通诸窍,辟秽浊之气",古代医书记载,这味药材取自樟树的枝叶经过蒸馏提炼,金黄透亮的晶体被称为"天然樟脑",在跌打损伤、蚊虫叮咬这些小毛病上确实有奇效,老辈人常说"家有樟脑,百毒不侵",说的就是它消毒杀菌的本事。
不过现在走进药店,你会发现货架上的樟脑产品让人眼花缭乱,有的写着"中药饮片",有的标注"医用级",还有直接叫"卫生球"的,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——真正入药的樟脑必须达到《中国药典》标准,纯度要在99%以上,而市面上常见的防蛀樟脑丸,很多是用石油化学原料合成的,这种只能算日用化学品,就像同样叫"酒",酒精勾兑的和粮食酿造的能一样吗?
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:既然都是白花花的晶体,咋分辨哪个是中药哪个是化工品?老药师教了个土办法:天然樟脑放在手心搓三下,香味清冽带点凉意,化学制品则刺鼻得很,去年我特意做了个实验,在中药材市场买的樟脑敷在扭伤脚踝上,半小时就不肿了;而在超市买的樟脑丸除了熏得人头疼,效果完全不在一个档次。
现在的中成药里,樟脑经常和冰片、麝香这些猛将组队,像著名的"如意金黄散"里就有它的身影,专治红肿热痛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玩意儿可是孕妇忌用的"猛药",用量大了能让人产生幻觉,前几年就有个新闻,老太太把整盒樟脑丸当消炎药吃了,结果送急诊洗胃,所以说即便是中药,也不能当饭吃。
转悠各大电商平台会发现,打着"中药樟脑"旗号的产品价格差了十倍不止,便宜的四五块钱一大袋,贵的要上百块一小瓶,这里头的门道在于原料来源——真正的天然樟脑现在比黄金还稀罕,市面上九成以上其实是用松节油合成的,只有少数老字号药企还在坚持古法制作,就像北京同仁堂的樟脑锭,光是看那蜡封的纸盒包装,就知道不是凡品。
最近总有人问我:"既然合成樟脑便宜又好用,为啥还要买中药的?"这话就跟问"化肥这么方便为何还要用农家肥"一个道理,去年给邻居处理湿疹,用纯中药樟脑调的药膏三天就好了,换成化工原料的同类产品,愣是拖了半个月,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,讲究的就是药材的"灵气",这点化学分子式还真模仿不来。
说到底,樟脑既是中药也不是单纯的中药,它就像武侠小说里的"百变星君",在药房柜台是疗伤圣药,在衣柜角落又是防虫卫士,关键要看怎么用、用什么品质的货,下次再看到这个白白的小东西,可别再说"不就是蟑螂药嘛",人家正经是写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