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传统医学领域,中药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药材的质量,更与煎药的方法息息相关,正确煎制中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,保障治疗效果,下面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煎中药。
煎药前的准备工作
药材处理
- 清洗: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已经经过了清洁处理,所以无需过度清洗,但如果药材表面有明显的灰尘或杂质,可以用清水快速冲洗一下,然后沥干水分。
- 浸泡: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煎药容器中,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,浸泡时间因药材种类而异,一般为 30 - 60 分钟,根茎类、种子类药材浸泡时间可稍长,花类、叶类药材浸泡时间宜短。
煎药器具选择
- 砂锅:砂锅是煎中药的首选器具,它具有导热均匀、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,不会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,能较好地保留药效。
- 陶罐:陶罐也是不错的选择,其性质与砂锅相似,但质地相对较粗糙,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刮伤。
- 不锈钢锅:如果没有砂锅或陶罐,也可以使用不锈钢锅,但要注意选择质量好、无涂层的不锈钢锅,以免涂层脱落影响药效。
煎药的具体步骤
加水
根据药材的多少和质地,加入适量的水,第一煎加水量以浸没药材 2 - 3 厘米为宜,第二煎加水量可适当减少。
火候控制
- 武火:先用武火(大火)将药液煮沸,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迅速溶解出来。
- 文火:药液煮沸后,改用文火(小火)慢煎,保持药液微沸状态,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。
煎煮时间
不同类型的中药煎煮时间有所不同,具体如下表所示: | 中药类型 | 第一煎时间 | 第二煎时间 | | ---- | ---- | ---- | | 解表药 | 15 - 20 分钟 | 10 - 15 分钟 | | 滋补药 | 30 - 40 分钟 | 20 - 30 分钟 | | 一般药 | 20 - 30 分钟 | 15 - 20 分钟 |
特殊药材处理
- 先煎药:一些质地坚硬、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药材,如龙骨、牡蛎、磁石等,需要先煎 15 - 30 分钟,再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煎煮。
- 后下药:一些气味芳香、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,如薄荷、藿香、砂仁等,需要在其他药材煎煮快结束前 5 - 10 分钟加入,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损失。
- 包煎药:一些粉末状、细小种子类或有绒毛的药材,如蒲黄、葶苈子、旋覆花等,需要用纱布包好后再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,以免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。
- 烊化药:一些胶类药材,如阿胶、鹿角胶等,需要单独用开水或黄酒化开,再冲入煎好的药液中服用。
取汁
煎煮结束后,将药液趁热过滤,倒入干净的容器中,一剂中药需要煎煮两次,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,分两次服用。
“如何煎中药”FAQ 常见问题大全
问:煎中药可以用自来水吗?
答:煎中药可以用自来水,但最好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,让其中的氯气挥发掉后再使用,因为氯气可能会与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药效,如果条件允许,也可以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来煎中药。
问:煎中药时可以中途加水吗?
答:尽量避免在煎药过程中中途加水,如果在煎煮过程中发现水量不足,应立即停止加热,待药液冷却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继续煎煮,因为中途加入冷水会使药材表面的蛋白质凝固,有效成分难以溶出,从而影响药效。
问:煎好的中药可以隔夜喝吗?
答:煎好的中药如果保存得当,隔夜是可以喝的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中药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容易滋生细菌,所以煎好的中药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,在饮用前,需要将药液加热至温热状态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,如果药液出现异味、变色或有沉淀物等情况,应避免饮用。
煎药的注意事项
- 忌频繁搅拌:在煎药过程中,不要频繁搅拌药液,以免破坏药材的组织结构,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。
- 注意观察:煎药时要密切观察药液的煎煮情况,防止药液溢出或煎干,如果药液煎干,应立即停止加热,更换药材重新煎煮。
- 遵守医嘱:不同的中药方剂有不同的煎药要求,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煎药,以免影响药效。
煎中药是一门学问,需要我们认真对待,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煎药方法,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,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