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正当采!这些应季中药现在收最地道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老话说"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六月当柴烧",这话放在中药材采集上再贴切不过,眼下刚进七月,正是不少道地药材成熟采收的好时节,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讲究"七月采收"的中药材,搞清楚时辰与药效的讲究。

消暑解热三剑客 七月骄阳似火,正是清热类药材集中成熟的时节,首推金银花,这花儿最金贵就在花期,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摘的花蕾,绿白相映宛如翡翠雕琢,摊在竹匾里晾晒三天,花香沁人心脾,懂行的药农都知道,初开未放的银花骨朵药效最佳,清热解毒还不伤胃。

再说说荷叶,这时候的鲜荷叶又大又圆,表面那层绒毛还没褪尽,药店里卖的多是干荷叶,其实新鲜荷叶煮粥最妙,碧绿的叶片浮在米汤上,看着就清凉,老苏州人还有拿荷叶包鸡蒸制的习俗,荤腥遇着清香,倒把暑气都化解了。

佩兰这味药可能听着陌生,却是治暑湿的圣手,七月正值生长旺期,整株收割后阴干保存,它的香气独特,有点像菊花混合着薄荷,熬水喝能祛湿气,尤其适合空调房里呆久了浑身困倦的人。

芳香化浊四宝 这个季节雨水多,湿气重,正是芳香类药物大显身手的时候,首推广藿香,叶子揉碎了香气扑鼻,广东人家常备着煮凉茶,采收讲究午后进行,此时精油含量达到峰值,晒干的藿香叶片卷曲如蚕蛾,泡水后复原舒展,看着就舒心。

薄荷虽然四季常青,但七月抽穗前的嫩尖最是清冽,记得要掐顶采收,留些茎秆还能继续发新芽,新鲜的薄荷泡茶,加冰糖冷藏,比冰镇饮料健康百倍,要是碰上蚊虫叮咬,摘片叶子揉出汁液涂抹,清凉止痒立竿见影。

说到化湿怎能少得了苍术?浙南一带这时候正忙着挖根状茎,辨好坏有个窍门:断面起"朱砂点"的药效最佳,若是发黑发霉的千万别买,自家腌制咸菜时放两片,既能调味又能防变质,老辈人的智慧都在这了。

补益调理双雄 七月高温催熟的果实类药材别有风味,首推青皮核桃,这时候的核桃仁油润饱满,表皮那层薄衣带着淡淡涩味,正好中和核桃的油脂,每天早晚嚼三个,补肾固精的效果比成品药剂温和许多。

莲子正当季,湖塘里的采莲船往来穿梭,老药工教我们认七孔莲子,这种带芯的晒干后最清火,南方人喜欢拿新鲜莲子炖银耳,北方则多用来做八宝粥,记住去芯时流出的莲心碱别浪费,收集起来泡茶专治失眠。

草本精华集萃 艾草这时候快开花了,选叶背泛白的嫩枝入药最好,端午挂的艾蒿该换了,新采的艾叶捣绒做灸条,烟气纯净不呛人,自己在家也能做艾绒枕,安神助眠效果堪比保健品。

半夏正在灌浆期,这可是有毒却治病的猛药,野生半夏越来越少,现在多是人工种植,辨认时要选个头圆滚的,表面光滑带点麻点,药店里清半夏、法半夏都是它炮制出来的,止咳化痰有奇效。

采收小门道 讲完药材种类,再说说采集的门道,古法采药讲究"连根拔起",现在很多改用剪刀留茬,既保护药源又方便次年发芽,鲜药材处理要及时,比如薄荷要摊开阴干,堆在一起容易发热变色。

储存也有讲究,芳香类药材要密封避光,根茎类则需要透气防潮,老药房常用石灰缸存贮,现在冰箱冷藏更便捷,要是自己种了点中草药,记住晾干后再装袋,否则容易霉变。

当季药膳推荐 最后分享两个应季食方,荷叶饭很简单,鲜荷叶煮水过滤,用这水蒸米饭自带清香;薄荷绿豆汤更消暑,绿豆煮开花后撒薄荷碎,关火焖五分钟即可,这两个方子食材当季,做法简单,正适合三伏天调养身体。

提醒各位,中药材讲究道地属性,同个名字不同产地药效差异大,购买时认准GMP认证企业,散装药材要观色闻香,自己采摘更要谨慎,很多野药外形相似但毒性剧烈,这个七月,不妨跟着节气养生,让天然药材为健康加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