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广告怎么发不违规?2023最新合规推广指南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老李可愁坏了,他家祖传的跌打药酒明明口碑不错,但在某音投了3万广告费全打水漂——视频刚发就被限流,店铺还收到平台警告,这年头中药材想打广告比西天取经还难?其实只要摸透门道,合规推广照样能出爆款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讲讲中药材行业广告那些"潜规则"。

先搞懂"红线警戒线" 去年隔壁县卖灵芝孢子粉的老王,就因为视频里说"抗癌率98%",直接被罚了20万,现在各大平台对中药材广告的审核严得吓人,以下这些雷区千万别碰:

  1. 别碰"包治百病""根治糖尿病"这种绝对化承诺
  2. 禁用"祖传秘方""宫廷御药"这类无据可查的说法
  3. 别拿保健品当药品宣传,什么"替代降压药"想都别想
  4. 别用患者名义做证明,那些"用了三个月痊愈"的案例赶紧删

平台规则要门清 不同平台脾气差挺多的,我整理了张"性格表": 某音某手:喜欢知识科普型内容(如"三分钟认清楚真假人参") 某宝某东:允许合理功效描述但必须标注"保健食品不是药物" 公众号:适合做深度文章但医疗广告需要《医疗广告审查证明》 线下电梯广告:必须标明"本品不能代替药物"且需批准文号

聪明人都在用的"偷流量"技巧

  1. 借中医文化蹭流量 别光讲产品,唠点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段子,比如卖阿胶糕就扯"暗夜补血法",推艾草贴就聊"冬病夏治玄机",某红书上有个@当归姑娘,靠教女生用玫瑰花茶调理痛经,带火了整个店铺。

  2. 玩转场景化营销 拍个"办公室肩颈操"短视频,自然植入艾草颈椎贴;直播教炖养生汤时"不小心"露出自家黄芪礼盒,某西药房的抖音号就是靠"药师日常"系列,3个月涨粉50万。

  3. 用数据代替疗效 别再说"提高免疫力",改说"含23种氨基酸";不讲"祛斑美白",换成"SOD活性酶含量超标",某电商平台卖石斛的店铺,把检测报告做成信息图,转化率直接翻倍。

合规话术的"绣花功夫" 同样是卖四物汤,新手会说"补血调经",高手则讲"东汉医圣张仲景改良配方",记住这几个话术公式: 历史典故+现代工艺:"非遗炮制技艺+GMP车间生产" 成分党路线:"每包含12种道地药材,黄芪甲苷含量超药典标准30%" 场景联想:"加班族必备/考试季神器/妈妈更年期调理"

低成本高转化的野路子

  1. 在知乎开"中药避坑指南"专栏,结尾带货自家产品
  2. 搞"识药寻宝"活动,让用户拍药店里的药材换优惠券
  3. 开发"体质测试"小程序,测完推荐对应养生方案
  4. 跟中医院合作搞科普直播,顺带提两句自家药材

小心这些"温柔刀" 有些看似安全的推广方式也暗藏风险: • 朋友圈九宫格海报:如果加"治疗"字眼可能被举报 • 社区团购群发广告:需要取得相应地域的广告许可 • 网红代言:必须核实对方是否有虚假宣传前科 • 跨境销售:不同国家对中药成分限制差异巨大

救命的"免责声明"模板 所有广告记得加这句:"本品为食品/保健食品,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",某天猫店铺就因为没加这句话,被职业打假人敲了8万块,字体要够大,放置位置要在详情页前三分之一处。

现在明白为啥中药材广告难做了吧?但越是监管严,越有机会,就像我们村卖金银花的老张头,转型做"可溯源种植直播",带着网友看除草施肥全过程,现在供不应求,关键要换个思路,把广告变成科普,把推销变成服务,这才是中药材网销的正确打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