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宝妈宝爸们,这两天换季降温,我家二宝突然发起高烧,额头滚烫却直喊冷,裹着厚被子还在打哆嗦,跑医院排队3小时,医生量完体温说"病毒感染",开了盒退烧药就让回家观察,可看着孩子浑身发冷发抖的样子,当妈的哪敢大意?
正巧隔壁开中药房的王爷爷串门,一看孩子舌苔薄白、手脚冰凉,立马说:"这是外感风寒,阳气被闷在里头了!"他教了我几个祖传退热法,试了三天,果然没吃抗生素就好了,今天把这些老法子分享给大家,碰上孩子突然发烧别急着喂美林。
先辨寒热:你家娃是"冻出来的烧"吗?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发烧就慌,其实中医看感冒分寒热,如果孩子出现这几种情况,多半是风寒入侵: ① 后脑勺、后背摸起来发凉 ② 打喷嚏流清鼻涕,像水一样稀 ③ 舌头颜色淡红,舌苔白白的 ④ 怕冷明显,要盖厚被子 ⑤ 发烧但手脚冰凉 这时候千万别急着物理降温,反而要注意保暖,就像淋雨后要擦干身体一样,寒气入骨反而更难退。
三代中医世家的退热秘方 王爷爷说他们给小儿退烧,最常用这个百年方子: 【葱豉汤】 材料:连须葱白3根(要带葱根)、淡豆豉10克、生姜2片、红糖半勺 做法:砂锅加一碗水,大火煮开转小火煎5分钟,放温后给孩子喝,喝完盖好被子发汗,注意脖颈要垫毛巾吸汗。
我家二宝当天下午喝了半碗,不到两小时就开始冒汗,体温从39.2℃降到37.8℃,晚上又喝了一次巩固,第二天活蹦乱跳去上学了。
厨房里的退热法宝 除了煎药,这几个食疗法搭配效果更好:
-
胡椒热敷包 把20粒白胡椒碾碎,装进棉布袋缝好,微波炉加热1分钟,敷在孩子大椎穴(低头时脖子最高处),热度以不烫皮肤为准,敷20分钟能驱寒气。
-
姜枣小米粥 粳米50克+红枣5颗掰开+生姜3片,熬成稠粥,重点在粥油,就是熬好的上层那层米油,给孩子小口喝,既能补津液又暖肠胃。
-
萝卜蜂蜜饮 青萝卜切丝挤汁半碗,加一勺椴树蜜,用温水兑着喝,这个对付咳嗽特别管用,我家老大上次喉咙肿就是喝这个好的。
小儿推拿退热手法 吃药不如揉三穴: ① 推三关:用拇指侧面从手腕推向手肘,做200次,皮肤发红为止 ② 揉外劳宫:手掌背对小窝处,顺时针轻揉5分钟 ③ 工字搓背:手指蘸温水,沿脊柱画"工"字来回搓,力度像擦桌子
特别注意这些信号 虽然风寒感冒常见,但出现下面情况要立即送医: ✓ 持续高烧超过39.5℃不退 ✓ 退烧后仍然精神萎靡 ✓ 出现抽搐、皮疹 ✓ 呼吸急促有哨音
去年冬天我表姐家孩子就是反复发烧,自己喂药拖了两天,结果转成肺炎住院,所以说该检查还是得检查,但这些中医方法作为辅助治疗特别靠谱。
现在每次换季,我都会在家备些淡豆豉、葱白,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有点鼻塞,马上煮碗葱豉汤,基本都能压下去,关键要早发现早处理,别等到高烧才着急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退烧虽好,但剂量要根据年龄调整,像淡豆豉,3-6岁用5克,7-12岁用8克就够了,要是拿不准,可以去中医院开个儿童专用方子,希望这些老祖宗的方法,能让更多孩子少受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