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中药材里的田螺,这些图片背后藏着千年养生智慧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"前几天整理药材相册时翻到张老照片,青石板上晾着沾露水的田螺,旁边还摆着把铜药秤,评论区总有人问'这螺也能入药?'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旋涡纹小家伙的中药奥秘。"

【藏在水田里的中药宝藏】 要说田螺入药,南方朋友应该不陌生,立夏前后去菜市场,总能看见大爷大妈挑着塑料盆卖"螺蛳",不过中药材用的可不是随便哪条河沟的螺,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得明白:"取溪涧中齐榫者",也就是壳顶没尖角的圆田螺,老药工教我个诀窍:把螺放玻璃板上,能留下完整水渍的才是好药材。

【古人怎么用田螺治病】 翻过泛黄的《证治准绳》,发现田螺治水肿真有讲究,李时珍说"生取肉捣烂,入麝香少许,贴脐下",这法子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救过不少胀肚病人,现在中医院还在用田螺拌香油治痔疮肿痛,那股腥甜的气味倒是比激素药膏天然多了。

【镜头下的田螺鉴别术】 给田螺拍药材图时学了两手绝活:活螺放耳边能听见"咚咚"声的是壮年螺,壳面有完整螺旋纹的才够年份,最有意思的是看螺厣,老药工说像铜钱厚的厣片药效最好,薄如纸片的多半是当年新螺,有次拍药市交易,见老师傅把螺尾对着灯照,说透亮无杂质的才算上品。

【厨房里的中药田螺】 别以为田螺只能吐沙吃辣炒,我们老家有个秘方:立秋当天取活螺加冬瓜煮汤,不放油盐,专治暑湿困脾,有次邻居小孩被毒虫咬了,他奶奶直接把螺肉捣碎敷伤口,说来也怪,半天就不肿了,不过要提醒各位,死螺千万扔了,变质的螺肉比砒霜还毒。

【现代研究怎么说】 省中医院的研究报告挺有意思,田螺肉含18种氨基酸,那个黏糊糊的螺涎居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,不过要做成中药可不简单,需得芒硝腌七遍、明矾泡三昼,最后用荷叶包裹煅烧,上次参观炮制室,师傅从陶罐里取出的黑褐色螺炭,看着像风干的黑木耳。
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市面上假田螺药材可不少,前年就曝出用福寿螺冒充的新闻,记住三个窍门:真药材螺壳有明显棱线,晒干后个头会缩小三分之一,最重要的是闻着有淡淡水腥味,某宝上那些白胖胖的"田螺片",十有八九是硫磺熏过的。

"写完这篇文章突然想起爷爷说的'螺蛳四味'——春螺微寒、夏螺带火、秋螺最补、冬螺伤胃,下次去湿地公园拍照,可别光顾着拍鸟,弯腰看看石头缝里的小螺,说不定正顶着露珠当药材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