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隔壁张大爷喘了十几年,前阵子看见他爬楼梯都不带停的!一问才知道,人家天天用三样野草泡水喝......"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这类事儿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草药里,真藏着不少调理哮喘的宝贝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经过岁月验证的"呼吸守护神"。
这些药材哮喘患者可以常备
-
麻黄:藏在胡同药店里的平喘高手 这个长得像狗尾巴草的药材,可是中医止喘的急先锋,记得小时候见爷爷给喘得厉害的叔伯抓药,总少不了它,不过现在中医院开方都讲究配伍,很少单用麻黄,毕竟它性子烈,得像驭马似的配着甘草、杏仁才能稳稳发挥作用。
-
款冬花:咳嗽星人的润肺小棉袄 这花儿看着不起眼,却是润肺界的暖宝宝,老辈人总在冬至采收,说是这时候药效最醇厚,拿它和冰糖炖雪梨,比止咳糖浆还管用,特别推荐给那些半夜咳得睡不着的朋友,睡前喝碗热腾腾的款冬花汤,能让人安稳睡到大天亮。
-
银杏叶:马路旁的免费养肺神器 别小看路边绿化带的银杏树,它的叶子可是天然支气管扩张剂,入秋捡些金黄的叶子晒干,每次抓一把煮水,那股淡淡的清香里藏着改善呼吸的大能量,不过得提醒一句,马路边的叶子容易沾灰尘,最好选公园里的干净叶片。
千年古方里的哮喘密码
-
射干麻黄汤:汉代就有的止喘良方 这个出自《金匮要略》的老方子,堪称哮喘急救箱,射干、麻黄、生姜这几味药组合起来,就像给堵塞的气管做了次深度清洁,特别适合那种突然发作的喘息,喝下去半小时就能感觉胸口松快许多。
-
定喘汤:明代医家的化痰绝招 要是痰多得像拉风箱,可以试试这个包含苏子、黄芩的经典方,特别是晨起咳黄痰的朋友,坚持喝两周,会发现痰液变得清亮,喉咙也不那么黏糊糊的了,不过方子里的半夏有点猛,胃不好的要慎用。
-
玉屏风散:给虚体质筑道防护墙 有些朋友明明没感冒也喘,多半是肺气不足,黄芪、白术、防风这三剑客组成的屏障,就像给呼吸道穿了件防护服,建议连喝一个月,配合太极拳效果更好,整个人都会觉得底气足了。
用药有门道,这些坑千万别踩
-
别当西药使:中药讲究慢工出细活 常有急性子朋友把中药当救心丸,这还真不行,中药调的是根本,得像炖老火靓汤那样慢慢来,喘得厉害时,西医的喷雾不能停,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才安全。
-
偏方别乱试:奶奶传的土方可能伤身 前阵子听说有人用曼陀罗籽治喘,结果送急诊了,很多野方子剂量拿捏不准,就像往火药桶里丢鞭炮,建议还是去正规中医院,让人家把过脉再开方。
-
季节不同药不同:春草秋根各有妙用 春天哮喘高发期,不妨多吃马齿苋、鱼腥草这类新鲜野菜,清热解毒正当时,到了冬天,该用阿胶、核桃滋补肺肾,就跟穿衣服似的,药材也得应季换。
日常生活这样吃,呼吸越来越顺畅
-
晨起一杯罗汉果茶 把罗汉果掰碎,沸水泡五分钟,这比奶茶店的饮品健康多了,尤其适合教师、销售这些用嗓过度的职业,记得喝完漱漱口,甜味残留容易滋生细菌。
-
晚饭加勺蜂蜜香油 半勺蜂蜜兑半勺香油,拌在粥里特别顺滑,这俩东西润肠通便的同时,还能给呼吸道做个SPA,不过一岁内的娃娃可别这么吃,蜂蜜里有肉毒杆菌孢子。
-
枕头里塞点辛夷花 中药铺买来的辛夷花,晒干装进枕套,睡觉时淡淡的药香能通鼻窍,比喷鼻剂温和多了,注意每隔两周拿出来晾晒,免得发霉。
最后唠叨一句,哮喘不是绝症但也不能大意,该戴口罩时别硬撑,雾霾天少出门溜达,家里勤擦空气净化器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就像存钱罐,攒够了分量才能见到效果,要是哪天发现上楼不喘了,跑步不咳了,那就是身体在给你发奖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