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全国开启"蒸笼模式",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,作为常年待在空调房的上班族,本以为能躲过中暑危机,结果前天在地铁口到公司的短短200米路程,直接晒得头晕目眩,这才想起邻居张大夫去年送的那罐神秘草药,果然喝了半天就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,今天必须把压箱底的防暑秘籍分享出来,这可是走访了三位老中医整理出的干货!
【第一招:藿香正气水不是万能钥匙】 很多人家里常备藿香正气水,但90%的人都用错了!上周同事小王运动后狂喝冰饮,肚子疼得直打滚,随手抓过藿香正气水就灌下去,结果不仅没缓解,还吐得更厉害,后来中医科刘主任才揭秘:这药专治"阴暑"(比如吹空调受凉),对这种阳暑引发的中暑根本没用,反而可能加重肠胃负担。
真正该出现在你急救包里的,是这三味"续命仙丹"——
▶荷叶:天然遮阳伞 每天用2块钱的干荷叶煮水,比某巴克的消暑饮品管用多了,上个月我去拜访做茶艺师的表妹,她教我个妙招:摘两片新鲜荷叶洗净,放保温杯里焖泡,加点冰糖就是最佳通勤饮料,现在办公室同事都跟我抢叶子,据说还能消肿,坐一整天的PP终于得救了。
▶薄荷:随身小空调 别只会泡薄荷糖水!我奶奶有个祖传方子:端午节采的薄荷晒干研磨成粉,装进香囊挂脖子上,上周去见客户挤地铁,全靠这个小布袋提神醒脑,要是被晒得头疼,摘几片薄荷叶揉碎敷太阳穴,3分钟就能缓过来,注意要买叶片多汁的绿薄荷,那种紫茎的只适合泡茶。
▶金银花:熬夜党的护肝卫士 自从跟着中医同学喝了这个搭配,连续加班一周都没上火,抓一把金银花+菊花+枸杞,沸水冲泡当一天的水喝,特别提醒:体质虚寒的人要加两片生姜平衡,否则容易拉肚子,我试过某网红冷泡茶配方,结果胃疼了一整天。
【第二招:厨房里的中药宝库】 上次整理冰箱发现,老妈买的那些"边角料"都是防暑神器:
✔绿豆:会呼吸的降温剂 别只会煮糖水!我家秘方是加海带和陈皮,小火熬两小时,晾凉后装进冰格冻成小块,下班路上含一块,比吃冰淇淋健康十倍,去年三伏天邻居家小孩热射病,还是靠这个偏方物理降温救急的。
✔乌梅:酸爽版十滴水 超市买的那种亮晶晶的熏制乌梅不行,要去药店买原色土乌梅,配上山楂和甘草,煮出来的酸梅汤才是正经货,我试过几次偷懒用破壁机打汁,效果大打折扣,记住要用砂锅慢炖,看到汤汁起一层薄沫才算火候到位。
✔竹叶:免费清凉贴 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都知道,端午前后去竹林捡些落叶,晒干缝成枕头芯,上周五带客户参观园区,突然觉得胸闷,幸亏包里装着婆婆塞的竹叶枕套,闻着清香立马缓过来,现在车里常年备着竹叶香包,比车载香水实用多了。
【第三招:这些坑千万别踩】
-
别盲目跟风配凉茶 前阵子某音爆火的"祛湿茶",我喝了三天就开始便溏,去找中医调理才知道,凉茶配方讲究君臣佐使,体质湿热才能喝茵陈蒿,痰湿体质要配苍术,乱喝等于给自己下毒。
-
当心伪劣药材 菜市场卖的散装金银花,八成掺了硫磺熏制的次品,教大家个鉴别窍门:优质金银花泡开后水面会浮着油珠,劣质的则浑浊发黄,我现在固定在同仁堂小程序买小包装,虽然贵点但安心。
-
电器依赖症要不得 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天天吹办公桌小风扇,结果上周中暑住院,中医说"虚邪贼风"最伤人,自然微风才能调节气血,现在我把电脑支架换成木质镂空款,既能散热又不影响美观。
【终极彩蛋:代代相传的避暑暗号】 外婆留下的檀木匣子里,藏着一张泛黄的纸笺: "芒种取露水半坛,夏至采朝阳花三十朵,拌井底寒石粉二两,封于青瓷瓮,立秋启封,日服三匙,可保炎夏无忧。"
虽然不知道真假,但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按方子做些送给老邻居,去年八十岁的王爷爷尝了一口,非说找回了小时候药铺的味道,或许对抗酷暑的秘诀,就藏在这些带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