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真假难辨?老药师亲授5招鉴别秘诀,别再花冤枉钱!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老李可算明白了"便宜没好货"的道理,上个月他在旅游区花了大价钱买了"野生人参",结果拿给中医朋友一看,竟是萝卜泡硫酸染色的假货!这种事现在可太多了,光我认识的中药铺老板就说过,每天至少有三五个顾客拿着假药材来咨询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到底该怎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,别让救命钱打了水漂。

【一、这些坑人的假药套路你得知道】 去年曝光的某直播间"冬虫夏草"事件还历历在目,看着主播展示的"虫体饱满"的所谓虫草,实际收到的却是面粉压模的假货,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精明,光看外表还真容易上当,就拿藏红花来说,正品每公斤要上万元,而染色玉米须泡出来的"假红花"成本才几十块,最可气的是有些不良商家还搞"真假混卖",把真药材掺在假药里,连老行家都能走眼。

【二、老药师不会外传的鉴别宝典】

  1. 看"长相"识破整容脸 正宗的党参表皮有明显纵皱纹,断面黄白色带放射状纹理,要是遇到表面光滑得像打了蜡,掰开后断面整齐得像切菜板的"完美品",八成动过手脚,就像当归,真货表面棕黄色带麻点,假的往往颜色鲜艳得离谱,泡过硫磺的还会泛酸涩味。

  2. 鼻子比眼睛更可靠 抓起药材闻闻,这才是最实在的检验,真正的三七有股淡淡的草腥味,要是闻到刺鼻的化学味,赶紧撒手,我见过最离谱的是假沉香,泡过香精的木头疙瘩,离着五米远都能熏得人打喷嚏,不过像麝香这种特殊药材,没有专业知识千万别直接凑近闻,容易中毒。

  3. 舌尖上的冒险要慎重 老辈人常说"好药入口回甘",但这招得慎用,像牛黄解毒片里的牛黄,真品嚼着先苦后甜,人工合成的只有苦涩味,不过千万记住,含有马钱子、生附子这类有毒成分的药材,绝对不要随便尝!前年就有个大妈听信偏方,把假半夏当生姜嚼,结果舌头肿得三天说不了话。

  4. 泡水实验现原形 这招最适合检验染色药材,拿点枸杞放温水里,真货汤色会慢慢变淡黄色,假货直接染红整杯水,去年我表姐在某宝买的"野生天麻",泡水后水面浮着层油膜,原来是用明矾泡过的劣质品,不过像阿胶这种胶质药材,泡发后要看溶解后的杂质,真阿胶溶化后清澈透亮,假的会有浑浊沉淀。

  5. 追根溯源才是王道 买药材记住三个原则:认准GMP认证药厂、选老字号店铺、索要检验报告,现在正规药店都有溯源码,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药材产地和检测记录,特别是像人参、鹿茸这类贵重药材,一定要看国家颁发的"地理标志保护产品"认证,我邻居张叔就吃过亏,在景区买的"长白山野山参",扫码显示产自河南某大棚。

【三、这些雷区千万别踩】 • 别迷信"野生"概念:林业局数据显示,真正野生中药材只占市场5%,超市里标价翻番的"野山参"基本都是林下种植的 • 警惕过度包装:真空包装的"新鲜虫草"反而可能是硫磺熏过的,传统纸包棉纸包裹的更靠谱 • 当心网红带货:某平台百万粉丝主播卖的"祖传秘方",经检测全是淀粉勾兑的安慰剂 • 价格低得离谱要警觉:同仁堂600年的招牌不是白挂的,同样药材比市场价低70%的肯定有猫腻

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海关查获批走私"西洋参",外包装印着美国威斯康辛州字样,实际产自东北农田,这些假药材不仅耽误治疗,长期服用还可能重金属超标,建议大家存好当地药监局的举报电话,买药时记得拍视频留证,毕竟吃错药比不吃药更可怕,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,可不能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