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天气真是要把人蒸熟了!每天出门五分钟,流汗两小时,最难受的是浑身黏糊糊像裹着层保鲜膜,老祖宗留下的祛湿智慧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我家三代人都在用的"湿热逃脱汤",专治这种又潮又闷的难受劲儿。
【认准这些信号,你该祛湿了】 早上起床舌头像裹了层苔藓?脸上油光能炒菜?大便总粘马桶?这些都是身体在拉警报——湿热缠上你了!特别是南方小伙伴,梅雨季外加冷饮空调,里应外合把湿气全锁在体内,别小看这些症状,长期不管容易引发痘痘、口臭、关节痛。
【奶奶的百试秘方长这样】 我们家药罐子经常咕嘟的就是这六味:
- 土茯苓(30g)——湿地里的拖把,专门吸走关节里的陈年湿气
- 赤小豆(50g)——红豆亲戚,利水消肿还补气血
- 生薏米(30g)——冰箱常备,炒过更祛湿
- 绵茵陈(20g)——黄疸克星,给肝脏洗个澡
- 广藿香(15g)——芳香化浊,闻着就清爽
- 白茅根(20g)——天然利尿剂,小便变清身体轻
【熬汤就像煲靓汤】 先把药材泡半小时,就像泡茶醒茶似的,瓦罐加水没过药材两指宽,大火滚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,倒出来滤渣时记得挤挤药材,精华都在里头呢!当茶饮一天喝三次,连续喝三天,你会感觉后背像开了空调孔,透气!
【喝汤有讲究】
- 忌口清单:冰镇西瓜、奶茶、油炸鬼,这些统统要戒三天
- 黄金时段:上午9点阳气升发时喝效果翻倍
- 体质判断:怕冷手脚凉的虚寒体质要加姜片中和
- 应急处理:长痘加金银花,便秘添决明子
【现代人的加法】 办公室一族可以搞个养生壶版:药材减半加800ml水,选"药膳"模式自动煮,煮好倒保温杯,续水还能再喝一天,出差党就把药材装茶包,到了酒店烧水泡泡脚,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。
上个月邻居王姐满脸爆痘来讨方子,连喝五天就说脸没那么油了,她偷偷告诉我,以前买的祛湿茶又贵效果还一般,咱们这副药才20块钱不到,不过要提醒下,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最好问过医生再喝。
现在正是祛湿黄金期,抓住三伏天把积攒半年的湿气一网打尽,收藏好这个方子,下次再觉得身体沉重得像灌铅,就知道该怎么办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