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店到底有没有卖干姜?跑了5家店终于搞明白了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妈,咱家炖肉的干姜用完了,楼下药店买不到新鲜的,你说中药店有卖干姜的吗?"上周日大清早,我被老妈派来当"买姜专员",揣着疑问连跑三家中药店,没想到这趟"寻姜之旅"还真让我发现不少门道。

要说中药店有没有干姜卖,答案绝对是"有"!但具体怎么个有法,可大有学问,我在杭州河坊街的方回春堂看见,整整两面墙的玻璃柜里,干姜片和生姜片分得清清楚楚,老师傅告诉我:"干姜是专门用老姜切片后晒足三个月的,咱们药店从药厂直接进货,保证是地道的炮制品。"说着还拿出一片让我闻,那股带着泥土味的辛香,和菜市场买的完全两码事。

不过别以为所有中药店都摆着显眼,在城西某家中医院附属药房,我转了三圈才找到藏在角落的干姜罐子,穿白大褂的姑娘提醒:"现在年轻人买干姜多是用来煮奶茶,我们特意把包装改成小袋装,但药用级别的还是老规矩整斤称。"她这话倒是提醒了我,中药店的干姜确实分两种:一种是直接食用的食料,另一种是入药的饮片。

跑了五家店发现,老字号药房的干姜普遍比新开的连锁店讲究,比如胡庆余堂会把干姜和炮姜(烫过的干姜)分开摆放,柜台上还贴着"生姜走表,干姜温中"的养生提示,而在几家社区中医诊所,老板直接从冰柜里给我拿现切的,"每天现切现晒,保证没有硫磺熏过",这时候我才懂,原来中药店的干姜也分"即食款"和"收藏款"。

说到价格更是有意思,在景区附近的药房,20克小包装的干姜卖到8块钱,说是"古法炮制";而城北的平民药房里,同样分量只要3块5,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独立包装,有位老主顾悄悄教我:"要买实惠的就赶月初来,很多药店有会员日打折。"果然第二天再去,大妈们都是整斤地买。

现在网购这么方便,其实淘宝、拼多多上的中药材店铺也能买到干姜,但试过才知道水有多深——某家月销过万的店铺,寄来的干姜薄得像薯片,泡水后辣得发苦;而另一家标注"无硫"的,打开却是扑鼻的酸味,相比之下,中药店虽然价格高点,但至少能看实物挑好坏,还能现尝现试,有次碰到位老中医,他捏着干姜片说:"好的干姜要卷边不碎,断面像老树皮才有药效。"
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,很多年轻人开始用干姜做养生茶,在武林门的采芝斋,导购小姑娘演示她们的"爆款配方":干姜+红枣+玫瑰,说是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白领,还有人买来配咖啡,说是能中和寒性,不过老药师提醒:"干姜性热,体燥的人要少吃,每天泡水别超过5片。"

要是实在找不到中药店,超市也不是完全没希望,我在世纪联华见过真空包装的干姜片,就是薄得能透光,用来炒菜提味还行,要入药估计够呛,菜市场倒有新鲜生姜卖,但想做成干姜得自己切了晒,去年我妈晒了三斤,结果全发霉了,这才懂专业烘干的重要性。

跑了这一圈最大的收获,反倒是学会辨别干姜好坏,正宗的应该呈淡黄色,摸起来有点糙手,掰开能看到细密的纤维纹路,要是碰上雪白透亮或者绿莹莹的,八成是硫磺熏过,有次在夜市买到"特价干姜",回家泡水发现水变绿了,吓得赶紧扔了。

现在我家冰箱常备着从中药店买的小袋干姜,炖汤炒菜随手抓两片,不过要说最地道的用法,还是那次在富阳山里看到的——农家用竹匾晒的干姜,直接挂在灶头上方,做饭时热气熏着,要用就取几片,那香味才叫一个醇厚,看来买东西这事,还真是得"货比三家",尤其是这些要进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