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眼睛上的"白雾病",也就是医生说的白内障,很多中老年朋友都不陌生,这层蒙在晶状体上的"白膜"就像相机镜头起了雾,看啥都是模模糊糊的,去医院大夫往往会建议做手术,可总有人打听:"能不能吃点中药调理呢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老祖宗留下的药方里,藏着哪些护眼智慧。
西医开刀VS中医调理 现在医院治白内障确实快,十分钟微创手术就能拆掉"白帘",不过有些老街坊怕动刀,总想着"不到万不得已不挨那一刀",其实中医对付初期白内障还真有两把刷子,特别是那些还没熟透的"半生不熟"阶段,用中药调理能延缓恶化,当然要是拖到晚期视力只剩光感,这时候再排斥手术就有点冒险了。
中医眼里的"目昏症" 老中医摸脉看舌后会说:"肝血不足,肾精亏虚啊!"原来在五行理论里,眼睛是肝的外窍,瞳孔归肾管,年纪大了肝肾亏虚,就像灯泡钨丝慢慢老化,眼睛里的"水液代谢"就乱套了,再加上现在人整天盯着电子屏,熬夜伤阴,等于给眼睛浇汽油——老化得更猛了。
经典药方这样搭
-
枸杞菊花配伍 保温杯里泡枸杞不再是中年人专利,配上杭白菊就是养眼黄金搭档,枸杞补肝肾明目,菊花清肝热,各抓一把开水焖着喝,有个王奶奶天天喝这个茶,原本看报纸要贴脸上的,半年后能端着茶杯读报了。
-
杞菊地黄丸 这是六味地黄丸的升级版,专门给眼睛加班加点的人备着,早上空腹用温水送服,像给眼珠子抹润滑油,隔壁楼刘教授对着电脑三十年,靠这个方子把白内障控制在初期五年没发展。
-
石斛夜光丸 听名字就知道是夜间护眼神器,里面的石斛、麦冬专治眼睛干涩,搭配当归补血,适合经常眼酸流泪的朋友,张阿姨跳广场舞前吃一粒,现在领队动作看得清清楚楚。
草药熏眼有讲究 光喝药不够过瘾?试试"蒸汽SPA"!抓一把桑叶、野菊花煮水,趁热气熏眼睛,记得闭眼深呼吸,赵师傅年轻时电焊伤了眼,坚持每天早晚熏一次,现在八十岁还能穿针引线,不过要注意水温别烫着,糖尿病人更要防感染。
药膳食疗双管齐下
-
猪肝菠菜汤 动物肝脏补血明目,配上富含叶黄素的菠菜,简直是眼睛的十全大补汤,每周炖两次,记得把浮沫撇干净,血脂高的可以只喝汤不吃肝。
-
决明子粥 把炒香的决明子捣碎拌大米熬粥,早餐来一碗刮油又明目,李老师喝了三个月,原本雾蒙蒙的右眼居然能看清黑板角落的粉笔字。
穴位按摩锦上添花 吃药之余按按睛明穴、太阳穴,用食指肚轻轻打圈,每次三分钟,陈会计每天午休都做这套操,配合热敷眼罩,现在下楼倒垃圾终于不用撞电线杆了。
避坑指南要记牢
-
别信偏方 网上流传的茄子皮敷眼、蝉蜕煮水,权当娱乐试试就好,真要治病还得正经抓药,某大妈用艾草烟熏眼睛结果烫伤角膜,这种教训可不少见。
-
忌口很重要 羊肉、韭菜这些发物要少吃,喝酒更是大忌,张叔顿顿离不开二两酒,结果中药喝了一个月反而看不清,停酒后才见好转。
-
定期查眼底 别以为吃了中药就万事大吉,该测眼压查眼底一样不能少,周伯省了体检钱,等到视力骤降才知青光眼发作,差点耽误治疗。
中西结合才是王道 说到底中药更像是"慢郎中",适合调理早期症状,要是晶状体混浊得像毛玻璃,还是得乖乖听话做手术,现在的超声乳化术切口比针眼还小,装个进口晶体半小时搞定,术后照样能看高清电视。
最后提醒各位,眼睛不舒服千万别自己当医生,去正规中医院让大夫把脉辨证,该手术时别犹豫,该调理时有耐心,毕竟明亮的眼睛,才是看遍人间烟火的好窗口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