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",古人笔下的白梅总带着几分清冷雅致,可您知道吗?这看似只适合吟诗作画的白梅花,其实是中医眼里的"百搭小能手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既能入药又能入膳的养生宝贝——白梅花。
从宫廷贡品到百姓药箱 白梅花入药的历史能追溯到宋朝,当年宋徽宗赵佶在《圣济录》里就记载过白梅花瓣治肝郁的方子,到了明清时期,江南大户小姐们流行用白梅花熏茶,既能提神醒脑又不会像绿茶伤胃,老北京同仁堂的药柜里,白梅花可是和玫瑰花并列的"养颜双姝"。
五脏调和的"性情中和剂" 中医说白梅花是"疏肝解郁的开心果",现在人压力大,总感觉胸口堵得慌,这时候用三朵白梅花泡茶,比西洋参片还管用,它不像玫瑰花那么燥,也不像茉莉花过于寒凉,正适合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,有位老中医教我个窍门:春天容易上火时,抓把白梅花和枸杞子一起泡水,喝两天就能感觉喉咙清爽。
厨房里的中药美学 广东人煲汤讲究"三花一果",白梅花就是其中的"三花"之一,去年我去潮汕朋友家,看她用白梅花炖鲫鱼汤,奶白色的汤里浮着几朵完整的梅花,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,其实在家也能做,白梅花蒸蛋最简单,打鸡蛋时撒上五六朵,水开了蒸八分钟,出锅前淋点香油,比虾仁蒸蛋还鲜甜。
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 别以为白梅花只是老一辈的情怀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,日本学者在2018年的研究里指出,白梅花提取物能缓解焦虑情绪,效果堪比低剂量的抗抑郁药物,更有意思的是,德国某香水公司正在研发白梅花味的助眠喷雾,说是能通过嗅觉神经调节生物钟。
使用禁忌与保存窍门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有讲究,白梅花性平偏凉,手脚冰凉的姑娘经期要少喝,保存时千万别密封进冰箱,最好放在竹编篮子里阴晾,就像对待鲜花一样,我试过把白梅花夹在旧书里当书签,半年后拿出来依然清香如初,倒是书页染上了淡淡的梅香。
最近直播带货总看见有人拿白梅花做花茶噱头,其实真正的行家都知道,挑白梅花要看花瓣完整性,完整未开的骨朵最珍贵,盛开的反而流失了有效成分,下次去中药材市场,记得捏一捏花瓣,干燥酥脆的才是上品。
这朵穿越千年的小白花,既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,也是市井百姓的养生宝,在这个人人都喊着要佛系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这碗白梅花茶,在忙碌生活中寻得片刻清雅,毕竟正如李渔所说:"居家必备三雅:梅盆、茶炉、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