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挖到个中药界的"六边形战士"——厚朴(hòu pò),这名字念着绕口,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"药食同源"老前辈,前阵子我咳嗽老不好,中医给开了方子,里面就有这味药,没想到喝三天喉咙就松快了,这才开始认真研究它。
说起厚朴的来历,得从《神农本草经》讲起,这树皮在两千年前就被老祖宗盯上,列为"上品"药材,为啥叫"厚朴"?据说是取"厚道朴实"的寓意,倒真对得起这名字——树皮厚实得像棉袄,表面还有层白霜似的结晶,摸着油润润的,凑近闻有股子特别的香,像是把陈皮和樟脑混在一起的味道。
我特意跑去中药房看新鲜货,老板掰断树皮时"咔嚓"一声脆响,断面像千层酥似的一层层揭开,老师傅说:"这是四川产的道地货,你看这'紫油厚朴',表皮发紫褐色,断面带油性才是好货。"现在市面上还有湖北恩施的"川厚朴",安徽潜山的"安厚朴",行家光看树皮纹路就能分出产地。
这树皮看着不起眼,却是调理身体的多面手,上个月邻居王阿姨胃胀气,天天揉肚子叹气,老中医让她用厚朴3克泡水喝,说是能"下气除满",果然连喝两天,她就开始嚷嚷"这比健胃消食片管用",其实古人早就发现它擅长通肠胃,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里就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,专门治腹胀如鼓。
不过别以为它只会消食,这树皮还是天然空气净化器,去年装修新房,朋友送了包厚朴香囊,说是用艾叶、苍术和厚朴打碎做的,挂在衣柜里,霉味全无;放在车里,空调吹出的风都带着淡淡药香,查资料才知道,厚朴含有厚朴酚、挥发油,确实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
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食用方法,广东人爱拿它炖肉,说能解腻增香;江浙地区用它做梅卤,夏天泡杨梅能防变质,我自己试过用厚朴粉掺面粉烙饼,带着微微的辛香,居然比茴香饼还好吃,不过要掌握火候,每次用量不超过5克,不然舌头会麻得打颤。
当然也有讲究,这药性偏燥,阴虚血虚的人要慎用,有次看诊见医生叮嘱孕妇千万别碰,因为会刺激子宫,还有人拿它当减肥茶猛喝,结果半夜口渴得爬起来三次,其实就是过量了,老中医常说"厚朴如将军",意思是它破气厉害,得配着党参、白术这些补气药才稳妥。
现在市面上还冒出不少新花样,什么厚朴精油、厚朴牙膏,甚至还有厚朴成分的漱口水,不过我最爱还是传统用法——每年深秋采收的树皮切成丝,阴干后装罐保存,泡茶时抓一小撮,看着卷曲的树皮在热水里慢慢舒展,那画面特别治愈。
最近发现个妙用:把厚朴和陈皮按2:1比例磨粉,装进空心胶囊里,上次吃火锅吃撑了,吞两粒半小时就见效,比健胃消食片温和多了,不过要认准正规厂家的厚朴饮片,某宝上那些十几块包邮的,多半是拿其他树皮冒充的。
说到底,厚朴能火两千年靠的是真本事,它不像人参那样金贵,也不似灵芝自带仙气,但这平凡树皮里藏着的生活智慧,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,下次要是觉得肚子胀得像皮球,不妨试试这味写了大写的"厚道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