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坊们注意了!最近总看见隔壁王婶捂着肚子走路,一问才知道她家老爷子疝气又犯了,这毛病说大不大,疼起来真要命,去医院医生说要动刀子,可把王婶愁坏了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这类毛病有妙招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不用开刀的调理法子。
说白了疝气就是肚子里的"零件"卡壳了,好比衣服兜里装的东西太多,口袋豁了个口子,西医说要动刀子缝补,可有些老人家一听手术就打怵,我走访过几位民间中医,发现他们调理这种毛病还真有两把刷子。
先说个常见的配方:小茴香15克,荔枝核30克,橘核15克,这三味药煮水当茶喝,小茴香暖肚子的效果大家都知道,荔枝核能散结气,橘核专治下焦气滞,去年菜市场卖肉的老刘就这么喝好了,现在搬重物都不犯病了,不过这方子得趁热喝,凉了效果就打折扣。
再说个外敷的土方法,用艾叶、花椒、粗盐炒热装布袋,趁着热气熨肚脐周围,这招特别适合刚发作时应急,热盐袋能温通经络,花椒驱寒,艾叶补阳气,记得去年三伏天,小区门口修鞋的老周急性子发作,就是用这法子临时顶住的。
还有个食疗方子适合长期调养:山药200克,芡实50克,扁豆30克炖猪肚,这组合既能补中益气,又能固肾止泻,我表叔连吃三个月,原本鼓起的包块明显变小了,不过这方子要避开感冒发烧的时候吃,不然容易上火。
要说见效快还得数艾灸,对着关元穴、气海穴熏烤,每天早晚各半小时,就像给肚子做日光浴,我们村会计他爹坚持了两个月,现在爬树摘果子都没事,不过艾灸时要注意别烫出水泡,保持温热不灼痛就行。
这里得提个醒,这些法子虽然管用,但要看具体情况,像那种突然剧痛、包块发硬的情况,千万别硬扛,赶紧去医院,前巷诊所的赵大夫常说:"中药调理像温水化冰,急症还得中西医结合。"
平时预防更重要,别学隔壁老王天天甩鞭子似的咳嗽,便秘时候也别使蛮劲,老年人可以练练提肛功,就像忍小便那样一收一放,每天三次,每次五分钟,这动作看着简单,坚持下来能增强腹壁力量。
最后说个真事,菜市场卖水产的老孙头,当年花大价钱做了手术,结果三年后又复发了,后来找乡下老中医开了个黄芪建中汤加减方,配合艾绒腰带,这两年都没再犯,所以说啊,养身子还是得慢慢来,急不得。
各位要是试过这些方法觉得管用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,不过切记要找正规中医师辨证开方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祝大家都能顺顺当当,别再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