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姐妹在喝中药调理附件炎时,一到"大姨妈"来访就犯嘀咕:这药还能接着喝吗?会不会影响月经?作为过来人,我特别理解这种纠结,毕竟附件炎本来就让人心烦,遇上生理期更是手忙脚乱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无数姑娘头疼的问题。
先说说附件炎这个磨人的小妖精,它就像住在盆腔里的"钉子户",时不时让你肚子隐痛、腰酸坠胀,中医调理讲究辨证施治,开的方子通常包含当归、川芎这些活血药,加上金银花、蒲公英消炎,再配点黄芪补气,但到了月经期,这些药材就成了需要特殊对待的"双刃剑"。
来月经时咱身体最明显的变化就是"血室开放",这时候子宫内膜脱落形成伤口,就像家里大门敞开着,既怕贼人(细菌感染)闯进来,又得防着自家东西(气血)流失太多,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这时候就像个急性子的管家,拼命帮你通经络,稍不留神就可能让月经量变大,肚子更疼,特别是本身经量多的姐妹,喝下去可能哗啦啦流更多。
不过别慌!不是所有治附件炎的中药都要停,如果是以清热解毒为主的方子,比如含败酱草、红藤这类药材,反而能帮身体抵抗炎症,就像给发炎的伤口擦碘伏,这时候继续用可能还有助于控制感染,但要是方子里有大量红花、桃仁这些"活血猛将",那就得暂时靠边站了。
这里教大家个聪明法子:把药方拍下来带给开方的医生看,老中医最清楚自己开的药性,会根据你的经期情况调整方子,比如可能去掉三棱、莪术这些破血药,换成益母草这种温和的调经草,千万别自作主张停药,突然中断治疗反而可能让附件炎反复。
说到经期护理,光盯着药还不够,这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宠成皇太后:红糖姜茶揣兜里,暖宝宝贴肚脐,泡脚水里撒艾叶,生冷食物绝对碰不得,连水果都要放常温再吃,有条件的不妨让老妈炖碗乌鸡汤,加几颗红枣和阿胶,既能补血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。
特别注意的是,如果经期出现发烧、腹痛加剧这些情况,千万别硬扛,这可能不是单纯的月经反应,而是附件炎在兴风作浪,及时去医院查血常规和B超,该用抗生素时就得用,中西结合才能好得快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治病就像煲汤,火候不到没滋味,过了头又容易糊,经期这几天的特殊时期,与其自己瞎琢磨,不如找个靠谱的医生当参谋,记住咱们的目标是彻底赶走炎症,而不是图一时省事,按医嘱调整用药,配合细心调养,相信很快就能跟附件炎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