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!咱家香椿树皮别当柴烧了!"去年春天我蹲在院子里捡香椿皮时,邻居大妈探头看了眼,以为我在收集什么宝贝,其实这土里土气的树皮,可是本草纲目里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个藏在菜篮子里的养生高手——香椿皮中药材。
【从"废物"到药材的逆袭】 记得小时候剥香椿芽时,奶奶总把褐色的外皮撕下来随手扔灶台,谁承想这看着粗糙的树皮,早在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里就有记载:"香椿皮味苦性寒,主伤寒风热,下痢脓血",现在中药店柜台上,晒得发白的香椿皮能卖到二十多块钱一斤,比鲜嫩的香椿芽还金贵呢。
前阵子我去拜访城里的老中医张大夫,他正在给病人开方子,案头摆着晒干的香椿皮。"现在年轻人只知道吃香椿拌豆腐,却不知道这树皮才是宝。"张大夫指着药罐说,"特别是春天肝火旺的时候,拿它煮水比凉茶管用多了。"
【藏在树皮里的健康密码】 要说这香椿皮的本事,可不止老一辈说的"败火"那么简单,我专门托做中药鉴定的朋友做了检测,发现里面藏着不少好东西:
- 槲皮素:天然的抗炎高手,消炎效果堪比某些西药
- 鞣质:收敛止泻的主力军,拉肚子时特别管用
- 多酚类物质: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还猛,堪称肠道清道夫
去年清明前后,我跟着村里的老药师上山采收香椿皮,老师傅教我认准"灰褐色、有纵裂、断面分层"的好货,"就像选西瓜要敲声音,好香椿皮得看纹理细密,闻着带点类似薄荷的清香",现在想想,这不就是中药材版的"外貌协会"吗?
【现代人最该知道的妙用】 别看香椿皮长得糙,用对了地方都是宝,我整理了几个亲测有效的土方子:
- 熬夜上火急救包:10g香椿皮+3颗红枣煮水,连喝三天,嘴角溃疡好得快
- 腹泻救星:炒焦的香椿皮研末,每次冲服5g,比黄连素还管用
- 脚气克星:晒干的香椿皮煮水泡脚,连续一周告别瘙痒
上个月公司体检,好几个同事查出血糖偏高,我翻出《中药大辞典》,发现香椿皮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,现在办公室流行用香椿皮、玉米须、桑叶煮"三降茶",淡淡的草木香比奶茶店的添加剂健康多了。
【使用禁忌和辨别窍门】 再好的药材也有脾气,香椿皮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有次隔壁王叔用它治胃痛,结果疼得更厉害,其实就是没辨清体质,建议搭配几片生姜煮水,既能调和药性又暖胃。
市面上鱼龙混杂,教大家几个辨别诀窍:
- 真香椿皮断面有年轮状纹理,假的多是光滑一片
- 优质品泡水后汤色金黄透亮,劣质品浑浊发黑
- 闻着有淡淡柏树香的是好货,刺鼻异味的千万别买
最近逛农贸市场发现个新趋势,卖香椿的摊主开始兼售剪下来的树皮,昨天我还看见个小姐姐边挑边说:"留着回去煮祛痘茶,比日本那些排毒丸划算多了。"看来老祖宗的智慧,终究又被年轻人翻红了。
下次摘香椿芽时,别再随手丢掉那层糙皮,晒干收进铁盒里,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,毕竟这不要钱的树皮,可比保健品实在多了,要是拿不准怎么用,还是问问中医师更稳妥,毕竟药材虽好,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