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喂!最近老有朋友问我"土膝是啥?咋变成中药的?"今儿咱就唠点实在的,其实啊,这"土膝"八成是老家对牛膝的土叫法,就跟有人管香菜叫芫荽一样,要说这牛膝做中药,那可是大有讲究,从地里挖出来到药房柜台,得经过好几道手呢!
认准正品是关键 先说个热知识:正经牛膝分怀牛膝和川牛膝两种,怀牛膝是河南产的,个头粗像倒扣的茶杯;川牛膝细长带麻点,就像老奶奶纳的布鞋底,甭管哪种,都得选冬天叶子枯黄时采挖的,这时候根部攒够了天地精华,药效最足。
采收有门道 老药农教过我诀窍:采牛膝得趁晴天露水干的时候,用竹耙子轻轻刨开土,整根挖出来后,根头上还带着"芦头"(就是地上茎的疤痕),这时候可不能暴力拉扯,得拿剪刀修剪整齐,新鲜根条要赶紧装竹筐,底下垫着稻草吸潮,不然闷出热气就影响药效了。
初加工三步走
- 洗晒:把泥巴冲干净后,得像晾衣服似的摊在竹匾上,翻面得勤快,不然容易晒出阴阳脸,晒到七成干时,根条会变得软糯糯的,这时候最考验手艺。
- 切段:老师傅的刀工才叫绝!斜刀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,切口要像镜面似的光滑,懂行的都知道,斜切面能增大熬药时的接触面积。
- 熏硫?不存在的!过去有些药贩图省事用硫磺熏,现在正规大厂都用烘干机,温度控制在55度左右,烘到捏着嘎吱响才算及格。
炮制秘方大公开 这才是重头戏!生牛膝偏寒凉,想改药性得靠炮制,我跟着老中医偷学过两招:
- 酒牛膝:黄酒喷匀,闷透后文火炒干,这法子最适合跌打损伤,酒香能领着药性往骨头缝里钻。
- 盐牛膝:粗盐翻炒到发黑,再下锅拌炒,咸味入肾,专治腰腿酸软,记得炒完要摊开散热,不然余温会把盐分逼出来。
- 麸炒牛膝:麦麸炒到冒烟,裹着牛膝翻滚,这招最妙,麦香能把药腥味盖住,小孩子喝药时不哭闹。
辨真假小窍门 市面上掺假的不少,记住这三看: 一看断面:真品木质部呈黄白色,像年轮似的同心纹,假货多是实心白瓤。 二尝味道:嚼着带点黏牙,苦中回甘,要是辣嗓子眼准是掺了其他根。 三试泡水:真牛膝泡完水变黏稠,假的清水寡汤,上次我就见着用牛蒡根冒充的,泡完水立马现原形。
家常用法最实在 老百姓最常用的还是泡药酒,半斤牛膝加十斤米酒,丢几颗红枣,泡足三个月,每天晃晃罐子,过年时拿出来招待客人,暖胃又舒筋活络,炖汤时放几段,配着猪蹄煲,老人家吃完直夸腿脚利索。
最后唠叨一句:孕妇千万别碰这玩意儿!它活血太猛,当年有个大姐不信邪,结果闹得全家急诊,还有啊,熬药得用砂锅,铁锅煮出来的汤发黑,药效全折在锅里了,现在明白为啥老话说"丸散膏丹,神仙难辨"了吧?这炮制里的学问,够咱们琢磨一辈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