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"失笑"这味中药到底啥来头,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充满江湖气的中药名,其实啊,这"失笑"可不是字面意思让人忍不住笑,而是中药里响当当的活血化瘀高手——五灵脂的民间俗称,老中医开方时一句"加失笑三钱",懂行的抓药师傅立刻就会抓起那黑褐色的颗粒,这可是传承千年的中药暗号!
从酸涩到神奇的药材变身记
要说五灵脂的来历,得先从它的源头说起,这玩意儿其实是鼯鼠的"五谷轮回之物",不过可别嫌弃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每年深秋时节,有经验的采药人会带着竹篓进山,专找那些崖壁间挂着的"黑色小石头",刚采回来的原材料腥臊味冲得很,得用黄酒喷、文火炒,还得拿醋淬,整套工序下来,原本臭烘烘的玩意儿就成了药香扑鼻的宝贝。
记得去年陪师父去太行山采药,亲眼见着老药农用铁铲刮下岩缝里的结块,那些风干的五灵脂硬得像石头,拿锤子敲碎时直冒金星,师父说好货要选油润发亮的,杂质多的就跟砂石似的,药效差老远,现在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往里掺泥巴,大家买的时候得瞪大眼睛。
为啥叫"失笑"?这里头有段典故
这名字听着玄乎,其实背后藏着个救命故事,相传古时候有个樵夫摔伤肋骨,疼得直打滚,村里郎中随手抓把黑药粉冲水给他喝,没想到喝完竟疼得咧嘴笑出来——原来不是真笑,是药劲太大把淤血化开时的生理反应,从此这药就有了"服之令人失笑"的名号,倒是比正儿八经的学名五灵脂更带劲儿。
我家里还留着曾祖父的药方手札,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鼯鼠图案,旁边写着"飞鼠粪治心痛",老一辈中医管这叫"会飞的老鼠屎",虽然听着不雅,但对付心绞痛、胃绞痛确实灵验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黑玉断续膏,看着丑用着神。
藏在柜子底层的救命药
别看这药黑不溜秋的,却是妇科圣药,前阵子邻居家嫂子月子没坐好,总说肚子疼得像刀绞,我翻出祖传药方,配了蒲黄、五灵脂各10克,熬成黑乎乎的汤药,连喝三天,她就说"感觉肚子里有团气散开了",这组合在中药圈叫"失笑散",专治产后恶露排不干净导致的疼痛。
不过这药性烈得很,得听医嘱服用,有次诊所来了个小伙子,自己照着网方抓药治胃溃疡,结果喝得拉肚子脱水,后来才知道他买的是生五灵脂,没经过炮制的生品就像未驯服的野马,容易伤人,咱们家用的都是蜜炙过的,药性温和许多。
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
这几年实验室研究发现,这黑疙瘩里藏着不少宝贝,德国科学家检测出它含维生素A类物质,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里面有抗凝血成分,最绝的是去年《中医药学报》登的研究,说五灵脂提取物能抑制胃癌细胞转移,这下可把做抗癌中药研发的老同学忙坏了。
现在药店里能买到胶囊剂型的五灵脂制品,包装盒上印着"国药准字",不过我还是习惯用传统饮片,看着它在砂锅里翻滚冒泡才踏实,上次给老妈煎药时加了几块,浓郁的药香混着淡淡的焦苦味,光闻着就觉得病好了一半。
识货人的私房鉴别术
想买到好货可得擦亮眼睛,正宗的五灵脂表面泛着油光,断面能看到细密的纹理,放在嘴里嚼会有黏牙感,要是遇到颜色灰白、一捏就碎的,准是掺了石灰粉,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染黑的煤渣,遇水就浑,这种假货喝了非但没用还伤身。
老主顾都知道,我家药柜最下层陶罐里存着五年陈货,这种陈年老药燥性已去,药性更醇和,每次取出都得用银勺挖,生怕沾了杂味,有回收拾药屉发现角落结块的五灵脂,表面竟析出白色结晶,师父说这是极品才会有的"霜降"现象。
这味让人又爱又怕的中药,承载着太多民间智慧,从山崖间的天然馈赠到药房里的救命良药,它用乌黑的外表包裹着火热的药性,下次再听到"失笑"这个花名,可别再以为是搞笑的中药,它可是实打实在生死关头救过不少人的暗夜侠客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