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家有老人的朋友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个让人头疼的问题——老人家总说“晕乎乎的”,您有没有发现,父母年纪大了,动不动就喊头晕?去医院检查吧,有时候各项指标都正常,但人就是不舒服,其实啊,中医对付这种慢性头晕有独到的方法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中药小方子,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智慧,简单实用还不伤身!
老年人头晕的"根儿"在哪儿?
很多儿女觉得老人头晕就是血压高、贫血,其实中医看问题更细致,老人家头晕多跟这三件事有关:
- 气血亏虚:就像水管里水压不足,脑袋供不上血
- 肝阳上亢:好比锅里水烧开了乱扑腾,头重脚轻
- 痰湿阻滞:像是下水道堵了,湿气糊住清窍
我邻居张阿姨常年头晕,西医查不出毛病,后来用黄芪+枸杞泡水喝三个月,现在天天广场舞领队呢!这说明找准体质再调理才是关键。
五个流传百年的中药验方
气血双补基础方(适合面色发黄、乏力型)
配方:黄芪15克、当归10克、红枣5颗
做法:药材冲洗后加水焖煮20分钟,当茶饮
原理:黄芪补气像给轮胎打气,当归补血如同加机油,红枣调和口味
注意:舌苔厚腻的人少喝,免得太滋腻
平肝熄风经典方(适合急躁易怒、头胀痛型)
配方:天麻9克(药店买制过的)、钩藤6克(后下)
做法:头煎煮开后转小火熬15分钟,二次加水续煮10分钟
窍门:喝完能感觉头颈轻松,像给大脑做按摩
禁忌: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要慎用
化痰祛湿小金方(适合舌苔白腻、头重如裹型)
配方:炒白术10克、泽泻6克、陈皮3克
喝法:早晚两次,饭前半小时温服
效果: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抽湿机,三天就能感觉到头脸清爽
阴阳双调养生茶(适合怕冷又怕热的混合型)
配方:仙灵脾5克、女贞子5克、甘草2片
特点:这组合像太极图,寒热搭配不上火
案例:我姥爷喝了两年,现在爬楼都不扶栏杆
外治泡脚方(所有类型都能用)
配方:夜交藤30克、桑枝15克、磁石20克(先煮)
用法:睡前煎汤兑温水,泡到膝盖下面发红
优势:不伤脾胃,特别适合吃药难受的老人
药食同源的食疗妙招
光喝药不行,还得配合吃对食物,给您支几招:
- 每天一把黑芝麻:炒香磨粉,早起用温水冲一勺
- 芹菜汁兑蜂蜜:降肝火还通便,上午喝最好
- 鹌鹑蛋炖枸杞:每周三次,比人参温和
- 忌口清单:咸菜、腊肉、冰镇饮料要严格控制
预防头晕的日常细节
调理是一方面,生活习惯更重要:
- 起床三部曲:醒后先揉腹30圈→慢慢坐起→床边坐2分钟
- 看电视别超过两小时:中间起来活动腰腿
- 枕头高度有讲究:仰卧时一拳高,侧睡时与肩平
- 情绪管理:多让老人参加合唱、书法等安静活动
特别提醒
这些方子都是祖辈传下的宝贝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特别是长期吃降压药的老人,有些药材可能会相互作用,我表姑父自己配药喝结果拉肚子,其实就是没对症!
最后教大家个简单判断法:
- 按压【百会穴】(头顶正中)酸痛的是气血虚
- 按【太冲穴】(脚背凹陷处)发胀的是肝火旺
- 舌头拍照看颜色,发给靠谱中医朋友帮忙看看
如果您家老人正在被头晕困扰,不妨试试这些古法,调理期间记得多陪老人散步聊天,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!下期咱们聊聊老年人失眠的食疗方,关注我不错过实用干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