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来唠点祖辈传下来的真本事,您可别小瞧了山沟沟里那些不起眼儿的植物,前些日子我跟着老中医进秦岭采药,在悬崖缝里挖出一种长得像鸡爪子的根,老师傅捏着胡须说:"这可是藜萝根,当年华佗都用来治毒疮的宝贝。"
说起这藜萝根啊,在陕南老家可是有讲究,村里八十岁的王奶奶每逢腰腿疼,就炖汤喝这玩意儿,记得去年清明,隔壁陈叔被蛇咬了,肿得跟馒头似的,就是拿新鲜藜萝根捣碎敷好的,这野草药看着丑,倒是实实在在救过不少人。
我特意翻了县志,上面记载这味药从清朝就开始用,老药农讲,每年霜降后上山采挖最好,这时候根茎攒够了天地灵气,挖的时候要连着须子一起收,洗净晒干后能存三年不坏,现在城里药店难寻,倒是山里的赤脚医生家还留着些。
要说这藜萝根的妙处,可真是老天爷赏的金疮药,前阵子我脖子落枕,硬得像铁板,拿它煮水热敷了三天,竟神奇地缓过来了,更绝的是治跌打损伤,我们村篮球队那群小伙子,哪个没被这草根救过场?碾成泥兑酒捈在淤青处,第二天就能活蹦乱跳。
现在科学也给这土方子撑腰了,省中医院的研究报告说,藜萝根含有特殊的生物碱,消炎镇痛效果比某些西药还厉害,不过可别自己乱吃,去年张家沟有个愣头青拿它泡酒喝,结果半夜送急诊——这野药性烈,得听大夫的。
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抗癌传说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里提过"藜萝消积聚",现在医学院正拿它做实验,虽说还没定论,但山里老人得了疙瘩瘤,总爱抓几根熬水当茶喝,当然啦,这只能当辅助,正经看病还是得去医院。
用法也透着山里人的聪明劲儿,鲜根捣烂能敷无名肿毒,晒干的切片泡酒专治风湿骨痛,我试过拿它炖土鸡,那汤苦得直皱眉,但喝完浑身暖洋洋的,不过孕妇和体虚的人千万躲远点,这药性子太猛,好比烈火烧寒冰。
最近发现个蹊跷事,城里保健品店开始卖"野生藜萝根胶囊",价格翻了好几倍,其实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这草根得现挖现用才灵,制成胶囊怕是早把药效耗光了,要我说啊,真有需要的,不如直接去山里找老药农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宝贝虽好,可别贪多,去年赵家小子偷挖了一大筐泡药酒,喝得满脸发黑进医院,老话说"是药三分毒",这话放在藜萝根身上再合适不过,咱们寻常人偶尔用点应应急,真要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