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:“想调理身体,但中药名字听起来头大,能不能推荐些实用的?”今天干脆整理一份“中药全家福”图谱,从补气补血到祛湿安神,全是日常养生常用的药材,文末还附赠实用搭配技巧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!
补气养血类——疲惫族的“充电宝”
-
黄芪
▶️ 图片描述:棕黄色切片,表面有皱纹,像树根又像蜜蜡。
▶️ 作用:补气界的“扛把子”,熬夜后煮汤放几片,立马精神抖擞,我通常会搭配红枣、枸杞炖鸡汤,特别适合久坐党。 -
当归
▶️ 图片描述:黄棕色不规则块状,闻着带点甘甜味。
▶️ 作用:女生的“闺蜜”,痛经、手脚冰凉时,用它泡水或加在四物汤里,暖身又活血,注意孕妇慎用! -
党参
▶️ 图片描述:黄白色条状,表皮有纵向纹理,类似缩小版人参。
▶️ 作用:温和补气,适合上班族泡茶,我试过党参+麦冬+菊花,抗疲劳效果绝了!
祛湿健脾类——南方人的“救星”
-
茯苓
▶️ 图片描述:白色块状,质地坚硬,断面细腻如石膏。
▶️ 作用:湿气重的人必备!煮粥时加一把,或者用茯苓粉做面膜,既能祛湿又能美白。 -
薏米
▶️ 图片描述:乳白色颗粒,腹侧有一道深沟。
▶️ 作用:水肿克星!炒薏米泡水喝,比咖啡还消肿,但体寒的人要少吃生薏米,建议煮烂后食用。 -
赤小豆
▶️ 图片描述:暗红色扁圆形,和红豆比更细长。
▶️ 作用:别和红豆搞混!真正的祛湿高手是赤小豆,煮薏米水时加一把,祛湿效果翻倍。
清热降火类——上火人的“灭火器”
-
金银花
▶️ 图片描述:干花呈棒状,黄白相间,香气清凉。
▶️ 作用:熬夜爆痘、咽喉肿痛时,抓一把泡水喝,瞬间降火,但脾胃虚寒的人别喝太多,容易肚子疼。 -
菊花
▶️ 图片描述:干枯后仍保持花瓣形态,以杭白菊、贡菊最常见。
▶️ 作用:肝火旺、眼睛干涩时,用菊花枸杞泡茶,护眼又解压,偷偷说,加冰糖口感更好! -
荷叶
▶️ 图片描述:圆形干燥叶,表面有绒毛,看起来像迷你雨伞。
▶️ 作用:减肥人士的宝藏!荷叶茶能刮油,但别空腹喝,不然饿到心慌……
安神助眠类——失眠党的“催眠剂”
-
酸枣仁
▶️ 图片描述:红褐色扁圆形种子,外壳光滑。
▶️ 作用:睡前嚼几颗,或者磨粉冲水,专治翻来覆去睡不着,我试过酸枣仁+百合煮糖水,比安眠药管用! -
合欢花
▶️ 图片描述:淡粉色小花骨朵,看起来像迷你毛笔头。
▶️ 作用:情绪焦虑时泡茶,能舒缓紧张,不过味道偏淡,建议搭配玫瑰花一起喝。 -
夜交藤
▶️ 图片描述:缠绕的黑色藤蔓,切段后像干枯的树枝。
▶️ 作用:失眠多梦者的福音!用来泡脚特别有效,我一般会加艾叶、红花,泡完脚整个人松快~
调理肠胃类——老胃病的“保护伞”
-
陈皮
▶️ 图片描述:晒干的橘皮,表面有油室,颜色越深越陈。
▶️ 作用:胀气、消化不良时,用陈皮泡水或煮粥,理气效果一流,广东人煲汤必放,难怪他们肠胃都那么好! -
山楂
▶️ 图片描述:切片后呈浅黄色,中间有果核凹痕。
▶️ 作用:肉吃多了积食?山楂水+麦芽煮起来!但胃酸过多的人少喝,不然反酸到哭…… -
麦芽
▶️ 图片描述:黄棕色颗粒,两头尖中间鼓,像迷你玉米粒。
▶️ 作用:米面吃撑了,用麦芽煮水消食,小时候我妈总给我喝麦芽水,说是“刮油神器”!
止咳润肺类——雾霾天的“清道夫”
-
川贝
▶️ 图片描述:白色粉末状或小块,像剥落的墙皮。
▶️ 作用:干咳、喉咙痒时,用川贝炖梨,润肺效果堪比吃药,但价格有点贵,我通常买粉状的更划算。 -
胖大海
▶️ 图片描述:棕色椭圆形果实,泡水后会膨胀成海绵球。
▶️ 作用:教师、主播必备!嗓子哑了泡一颗,但别长期喝,伤肾哦~ -
罗汉果
▶️ 图片描述:棕色椭圆壳果,掰开后有很多小籽。
▶️ 作用:咳嗽痰多时,用罗汉果泡水,甜甜的像喝饮料,不过糖尿病患者要少喝,毕竟含糖量高。
外用消炎类——跌打损伤的“急救箱”
- 艾叶
▶️ 图片描述:羽状裂叶,晒干后灰绿色,揉碎有清香。
▶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