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很多人都面临着脾虚的问题,像经常感到疲倦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等,可能都是脾虚在作祟,而补益类中药在调理脾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,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方面的事儿。
脾虚那些事儿
咱先来说说这脾虚到底是咋回事儿,中医里讲啊,脾可是咱们身体的“后天之本”,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,就是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,然后把营养输送到全身各处,要是脾的功能变弱了,那麻烦就来了,比如说,有的人稍微吃点凉的或者油腻的东西,就容易拉肚子,这就是脾虚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的表现,还有的人总是没胃口,身体看着瘦弱,浑身没劲儿,白天还老犯困,其实也是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滋养,脾虚的人还容易水肿,尤其是早上起来的时候,眼皮、脚踝可能会肿肿的,因为脾没办法正常把水液代谢出去呀,长期脾虚的话,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,更容易生病,所以调理脾虚可太重要了。
补益类中药里的“健脾明星”
-
黄芪 黄芪那可是补益类中药里响当当的“大佬”啊!它味甘,性微温,归脾、肺经,对脾虚的人来说,黄芪就像是给虚弱的身体派来了一支“支援部队”,它能有效补气升阳,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,比如说,有些人一动就出汗,特别容易累,还老是感冒,这可能就是脾肺气虚了,这时候用黄芪来煲汤或者泡水喝,就能起到很好的补气固表作用,像经典的黄芪建中汤,就是以黄芪为主药,搭配饴糖、桂枝、芍药等,对于脾胃虚寒,脘腹疼痛,喜温喜按,气虚乏力的情况有很好的调理效果,平时自己在家也可以简单地用黄芪、红枣一起煮水,当茶饮,既能补气又能养血,让脾虚的身子慢慢强壮起来。
-
党参 党参呢,也是调理脾虚的一把好手,它性平,味甘,归脾、肺经,有补中益气、生津养血的功效,党参的补气作用虽然比不过人参那么猛,但很温和,适合大多数人日常调理用,要是平时感觉体力差,工作学习一会儿就累得不行,还伴有食欲不振、大便不成形等脾虚症状,就可以用党参来煮粥或者炖鸡、炖排骨吃,比如党参茯苓粥,把党参和茯苓一起熬粥,茯苓能健脾利湿,和党参搭配起来,对脾虚湿盛引起的身体困重、腹胀、食欲不佳等情况特别有帮助,而且做法简单,很容易坚持食用。
-
白术 白术味苦、甘,性温,归脾、胃经,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、燥湿利水,对于那些脾虚导致的水湿内停情况,白术简直就是“克星”,像有的人脾虚后,不仅肚子胀满不舒服,还总觉得身体沉重,舌苔还特别腻,这就是体内有湿了,白术就能大显身手,它可以把多余的湿气去掉,同时增强脾的运化能力,让身体恢复清爽,在中药方剂里,很多调理脾胃的方子都少不了白术,像四君子汤,就是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组成,专门用来益气健脾,是调理脾虚的基础方,如果觉得自己脾虚又有气虚的朋友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类似的方剂来改善身体状况。
-
山药 山药大家都很熟悉吧,它既是食材又是药材,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山药可以说是最平和的补益类中药之一了,尤其适合脾虚的人长期食用,它能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,对于脾虚食少、久泻不止、肺虚喘咳等情况都有不错的效果,像有些小孩子脾胃虚弱,老是不爱吃饭,还经常拉肚子,就可以给孩子做些山药泥、山药粥吃,既好吃又滋补,老年人脾虚便秘的,吃点山药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,因为它能促进肠道蠕动,同时又不会像一些泻药那样伤身体,平时直接蒸山药吃,或者和其他食材一起炖汤,都能很好地发挥它补脾的作用。
-
人参 人参可是补益类中药里的“名贵大咖”了,味甘、微苦,性微温,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,有大补元气、复脉固脱、补脾益肺、生津养血、安神益智等诸多功效,不过人参相对来说比较贵重,而且它的补力很强,适合脾虚比较严重,身体极度虚弱的人,像那种大病初愈,身体元气大伤,整个人看着没什么精气神,说话都没力气,还总出虚汗的患者,用人参来急救扶危、补充元气就特别好,但一般人如果只是轻度脾虚,可不能盲目用人参进补哦,不然可能会出现上火等不适症状,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,比如可以做成人参乌鸡汤,适量饮用,对身体虚弱、脾虚怕冷的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。
补益类中药调理脾虚的小妙招
光知道这些中药还不够,还得知道怎么用它们来更好地调理脾虚呀。
-
食疗养生法:很多补益类中药都可以融入到日常的饮食当中,像前面提到的黄芪、党参、山药等,可以用来煲汤、煮粥、做甜品等,比如冬天的时候,做个当归生姜羊肉汤,再加点黄芪进去,既能温中补虚,又能益气健脾,特别适合脾虚又怕冷的人吃,吃完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暖洋洋的,还不会给脾胃造成太大负担,一举多得,平时也可以把红枣、桂圆、薏仁、芡实这些有健脾作用的食材和补益类中药搭配在一起,煮成八宝粥,当作早餐吃,营养丰富又方便,长期坚持下来,对改善脾虚体质很有帮助。
-
中药茶饮:如果觉得每天煎药、煲汤太麻烦,那可以试试中药茶饮,就拿黄芪、枸杞、西洋参片来说,把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,每天用开水冲泡当茶喝,简单又省事,黄芪补气,枸杞养肝明目,西洋参补气养阴,三者搭配,既能补益脾肺之气,又能滋阴清热,很适合那些平时久坐办公室,感觉身体疲惫、眼睛干涩、有点轻微脾虚的上班族饮用,随时都能给自己补一补,让精神好起来。
-
穴位按摩配合中药调理:在用补益类中药调理脾虚的同时,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来增强效果,像足三里穴,它是人体的保健要穴,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,每天用大拇指按压足三里穴,每次按压3 - 5分钟,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,能健脾和胃、调中理气,还有脾俞穴,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,经常揉按这个穴位,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,一边用中药调理,一边按摩这些穴位,双管齐下,能让脾虚的调理事半功倍。
注意事项别忽视
虽然补益类中药对脾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,但在使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哦。
-
对症用药:每种补益类中药都有它的特点和适应症,可不是随便拿来就能吃的,得像之前说的,脾虚还分不同的类型,有脾气虚、脾阳虚、脾阴虚等,得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和体质,选择合适的中药来调理,要是用错了,不但达不到调理的效果,还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,所以最好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使用,别自己盲目乱补。
-
控制用量:即使是平和的补益类中药,也不能过量服用,像人参,虽然大补元气,但吃多了很容易出现流鼻血、头晕、失眠等上火症状,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,所以在用这些中药的时候,要按照推荐的剂量或者医生的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