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大金牛草配金不换,赛过活神仙",我这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,跑去中药房一打听,好家伙,这俩看着不起眼的草药,居然是民间用了几百年的养生宝藏!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对中药界的"黄金搭档"。
先说说这大金牛草,别看名字听着霸气,其实它就是长在山沟沟里的野草,老辈人叫它"接骨草",摔伤骨折时捣烂敷上就能消肿止痛,我邻居王大爷去年骑三轮车翻沟里,胳膊肿得跟馒头似的,就是拿这个捣碎敷了三天,淤青消得比去医院还快,不过最绝的是它的排毒本事,村里人被毒蛇咬了,第一件事就是揪一把大金牛草嚼烂敷伤口,说是能吸出毒液。
再说这金不换,可别以为是金子做的药材,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三七,为啥叫金不换?相传古时候有商人用千金都买不到止血良药,后来发现这种田七属的植物效果奇佳,才得了这名号,现在超市卖的云南白药里就含着它,不过懂行的都知道,直接买块茎磨粉冲水喝才是真讲究,上次我牙龈出血半个月不好,每天半勺三七粉拌蜂蜜,三天就见效。
这俩碰到一起更是妙不可言,我们村头张婶常年腰腿疼,去年采了大金牛草泡酒,又加了一把金不换,每天喝一小盅,现在不仅能蹲着择菜,还能赶集背三十斤红薯,她说这药酒就像给骨头缝里抹了润滑油,现在爬楼梯都不打软腿,不过要提醒大伙,孕妇千万碰不得这药酒,活血太猛容易出事。
说到用法,这里头学问可大了,新鲜大金牛草得选带紫红斑的,掐断能流出乳白色汁液的最好,晒干后煮水要大火烧开转小火焖,不然那股子辛香出不来,金不换倒是方便,直接磨成细粉装胶囊,早晚各两粒,但要是你嫌麻烦,也有懒人办法——把两样药材塞进猪肚里炖汤,每周喝两次,比吃钙片管用多了。
市面上假货也不少,教大家个笨法子:正宗大金牛草叶子背面有层薄绒毛,闻着带点薄荷的凉意;金不换块茎切开后断面要有菊花纹,咬一口先苦后回甘,去年我就在旅游区买过冒充的"金不换",结果泡水喝得拉肚子,后来老中医说那是掺了马铃薯粉的假货。
最后说个压箱底的偏方:春天采大金牛草嫩芽,配上金不换粉末,加点香油调成糊糊,敷在静脉曲张的地方,我们镇邮政局刘姐用了一个月,小腿上蚯蚓似的血管淡了不少,不过这种土方子最好先问过大夫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啊,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得会用,这俩药草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,却能解决一身疼痛毛病,下次遇见长白头发的采药人,不妨讨教几手,说不定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