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皮肤上长疮毒,真是让人头疼不已,红肿疼痛不说,稍微碰一下就钻心地疼,有些还会反复冒脓水,去医院排队挂号麻烦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偏方特别管用,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几个经过验证的民间妙方,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家常药材,关键时候真能救急!
先搞懂疮毒是个啥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疖子、疔疮、痈肿的区别,其实这些都是中医说的"疮毒",简单来说就是热毒在皮肤上找到了突破口,夏天尤其高发,经常吃重口味、熬夜上火的朋友要注意了,体内火气太旺就容易在脸上、脖子、屁股这些油脂多的地方冒出来。
老中医推荐的应急外敷法
-
新鲜蒲公英贴敷法 刚挖的蒲公英连根带叶洗净,直接捣成泥状敷在疮口上,张奶奶去年脖子上长了个大包,每天换两次蒲公英泥,三天就消下去了,注意要连着白汁一起敷,见效更快。
-
马齿苋+食盐消炎法 菜市场三块钱买把马齿苋,开水焯过后加少量盐捣烂,李叔脚背被蚊虫咬后抓破感染,用这个方法敷了两天,脓头自己就冒出来了,记得用消毒纱布固定。
-
仙人掌去刺疗法 掰片两年以上的老仙人掌,去掉毛刺捣碎成糊,王阿姨用这个给孙子治屁股上的火疖子,说比消炎药还管用,敷完凉丝丝的特别舒服。
内调祛根才是王道 光靠外敷只能治标,想要断根还得调理体质,这几个经典药膳方子一定要收好:
-
金银花露煮水 抓一把干金银花(约15克),加三碗水熬成一碗,连续喝三天,小便变清就不那么容易复发了,刘师傅工地干活常备这个,说是比凉茶管用百倍。
-
绿豆甘草解毒汤 绿豆半碗+生甘草10克,加水闷煮半小时,赵大姐满脸痤疮喝了两周,不仅新痘少了,旧痘印都淡了不少,记得要喝温的,别加冰糖!
-
野菊花泡酒擦剂 摘半朵野菊花(要那种小黄花的),泡在50度白酒里两周,陈师傅用来擦多年的慢性疖肿,说酒精挥发后凉凉的特别止痒。
不同部位对症处理技巧
-
脸上危险三角区(鼻根到嘴角) 绝对不要乱挤!可以用新鲜的芙蓉叶捣汁,用棉签点涂,张医生强调这个位置感染可能危及大脑,务必谨慎。
-
头皮毛囊炎反复发作 侧柏叶+薄荷煮水洗头,每周三次,理发店小周坚持了一个月,那些红疙瘩全平了,头发还变得特别清爽。
-
臀部久坐硬块 艾叶+花椒煮水热敷,早晚各一次,办公室小刘坐出个乒乓球大的肿块,这样敷了五天就软下去了。
特别注意这些事 ■ 糖尿病人伤口难愈合,最好搭配西医治疗 ■ 发烧超过38.5℃要立即就医 ■ 同一位置反复发作要查血糖血脂 ■ 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类草药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平时多吃冬瓜、苦瓜、莲藕这类清热食物,少吃辣椒、羊肉、榴莲等发物,推荐个日常保健茶:胎菊3朵+陈皮1片+麦冬5粒,开水焖泡代茶饮。
最后提醒大家,这些偏方适合初期红肿阶段,如果已经化脓破溃,或者三天没好转,赶紧去正规医院处理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安全第一最重要,收藏这些实用小方子,关键时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