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去燥必备!这5种中药材帮你润肺止咳不上火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北方暖气一开空气干得吓人,南方虽然没暖气但湿度也低得很,很多人早上醒来喉咙干痒,鼻孔里结血痂,喝多少水都不解渴,其实啊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"冬季保湿秘籍"——这些藏在药柜里的宝贝,随便几样搭配着吃,比敷面膜还管用!

【第一趴:为什么冬天特别容易燥?】 中医讲究"秋冬养阴",这时候自然界阳气内收,人体也跟着进入收藏状态,但现代人整天待在暖气房里,皮肤水分蒸发速度比夏天还快,再加上大家爱吃火锅、烧烤这些热辣食物,更是火上浇油,这时候光喝水可不够,得靠中药材从内调理。

【第二趴:5种冬季去燥明星药材】

  1. 银耳(平民燕窝不是白叫的) 别以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吃燕窝,咱们普通人有银耳就够了!这玩意儿富含天然植物胶质,煮出来的汤黏糊糊的,能直接给呼吸道敷层"保湿膜",最佳吃法是跟红枣、百合一起慢炖,临睡前喝一碗,第二天嗓子眼儿准保滑溜溜的,记得选那种黄晶晶的丑耳,比雪白的漂亮银耳更天然哦。

  2. 杏仁(咳嗽星人的救星) 这里说的可不是美国大杏仁,而是中药铺里那种苦杏仁,它含有苦杏仁苷,能镇咳平喘,最妙的是和猪肺一起炖汤,广东人管这叫"以形补形",要是觉得麻烦,直接把杏仁磨成粉,每天早晚用温水冲一勺,对付干咳特别灵。

  3. 川贝(润肺界的爱马仕) 川贝母算是中药材里的轻奢品了,但它贵有贵的道理,特别是那种小小的松贝,含在嘴里慢慢化开,对咽喉肿痛特别见效,经典搭配是和雪梨蒸,记得要把梨挖空当容器,蒸出来的汁水比秋梨膏还滋润,不过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免得太寒凉。

  4. 麦冬(熬夜党的护肝法宝) 经常加班到半夜的朋友,赶紧把麦冬囤起来,这黑乎乎的小东西能养阴生津,特别适合对着电脑手机屏幕盯一天的人,最直接的方法是用保温杯泡茶,麦冬+枸杞+菊花,冲泡三次还能保持甘甜味,喝完第二天发现眼睛不干涩了,嘴唇也不起皮了。

  5. 沙参(南北通吃的万能选手) 沙参分南沙参和北沙参,前者偏补气,后者更滋阴,懒人可以直接买处理好的沙参片,用来煲汤最方便,推荐搭配玉竹、排骨一起炖,汤头清甜不用放味精,办公室一族还可以把沙参打成粉,装在小罐子里随时冲着喝。

【第三趴:中药材的正确打开方式】 很多人以为中药材就是熬药汤,其实大错特错!现在教大家几个花式用法:

  • 蜂蜜腌中药材:把罗汉果掰碎,掺上蜂蜜密封腌制,每天挖一勺泡水
  • 药材做果酱:雪梨去皮切块,加川贝粉熬成果酱,抹面包超赞
  • 中药茶饮包:把麦冬、胖大海、贡菊混合,装进纱布袋随身带着泡

【第四趴:避坑指南】

  1. 别盲目跟风:有人听说阿胶糕好就猛吃,结果腻得拉肚子,要根据体质选择,痰湿重的人要少吃滋腻药材
  2. 注意烹饪方法:煎药时间别太长,很多有效成分会挥发掉,炖品用砂锅最好,不锈钢次之
  3. 警惕劣质药材:硫磺熏过的银耳发白透亮,正常应该是淡黄色带斑点,买川贝要选表面有"观音环"纹路的

最后说个实用小技巧:把这些药材装在棉布袋里做成香囊,放在空调出风口或者枕头边,淡淡的药香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润燥,这个冬天别再只靠加湿器了,试试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,说不定比你买的进口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