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每次换季就像渡劫,身边总有人反复感冒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很多应对感冒的好法子,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几个经过验证的实用方子,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家庭版配方。
风寒感冒:生姜红枣糖水 上次邻居张阿姨淋雨后怕冷发抖,我赶紧给她煮了锅姜枣茶,老姜连皮拍碎,红枣掰开去核,加红糖小火熬15分钟,这方子特别适合着凉后浑身发冷、流清鼻涕的情况,记得要趁热喝,喝完捂着被子发汗,效果比吃西药还快,不过要是嗓子已经红肿疼痛,这方子就不适用了。
风热感冒:金银花薄荷饮 上个月我闺女半夜发烧,量体温38.5℃,但没到吃退烧药的程度,翻出家里的金银花、薄荷各10克,开水冲泡放温当水喝,这两个小时就看到体温慢慢往下降,关键是孩子愿意喝,如果喉咙痛得厉害,可以加3片鲜柠檬,既能清热又能缓解咽干。
体虚感冒:黄芪防风汤 同事小王每次感冒都要拖半个月,典型的气虚体质,我用黄芪15克、防风10克给他煮汤,就像炖鸡汤那样小火慢煨,这方子最适合那种明明没受凉,但稍微吹风就打喷嚏的人,喝完整个人会感觉后背发热,抵抗力明显增强,注意高血压患者黄芪量要减半。
肠胃型感冒:藿香紫苏茶 记得去年出差水土不服,上吐下泻还发烧,酒店服务员教我用藿香5克、紫苏叶3克泡茶,再加两片生姜,这组合既能缓解恶心呕吐,又能驱散体内寒气,现在家里常备这两种药材,出门装在小罐里特别方便,不过这个方子不适合阴虚火旺的人,喝之前最好舌苔拍照看看。
小儿感冒:香菜白萝卜水 我家娃一岁多时候感冒,小儿科医生教了个妙招:香菜根3根+白萝卜半根切片,加水焖煮10分钟,味道有点怪,但加点蜂蜜孩子能接受,这方子特别适合宝宝低烧伴随咳嗽,下午喝晚上就能看见效果,不过超过38度还是要配合物理降温。
这些年来试过不少民间偏方,发现中药调理最讲究对症,比如同样是打喷嚏,受凉引起的和上火导致的用药完全相反,建议大家收藏方子前先学会辨别寒热:看舌头,白色苔是寒,黄色苔是热;摸手脚,发凉是寒,发热是热;观察痰液,清稀是寒,黄稠是热。
平时预防更重要,我奶奶留下的习惯是立春那天用艾叶泡脚,冬至开始喝玉屏风散,饮食方面多吃山药、芡实健脾,适当吃点大蒜、洋葱杀菌,家里常备艾灸条,觉得受凉就灸大椎穴,十分钟就能感觉后背暖洋洋的。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三天不见效或者出现高烧反复、呼吸困难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中药调理像是给身体做支援,关键时候还是要靠现代医学,大家存方子的同时,更要记住增强体质才是根本,每天快走半小时比吃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