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5种化湿健脾中药,祛湿排毒一身轻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"感觉自己湿气好重",头发一天就油、肚子胀得像气球、早上起床舌头像裹了层苔藓...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给身体"除湿"了!今天给大家整理中医常用的5种化湿健脾中药,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,跟着这样调理,整个人都清爽不少~

茯苓:水肿型体质的救星 上次去中医院看诊,老大夫摸着我的脉说我"脾虚湿盛",给我开了茯苓配荷叶茶,这白白的药材看着普通,却是祛湿界的隐形冠军,它最擅长对付"水湿滞留",像久坐族下半身浮肿、晨起脸肿得像发面馒头,煮茯苓粥连吃三天就能看见变化。

记得把茯苓打成粉掺在山药糊里,比直接煮水好喝百倍,但阴虚口干的朋友要少吃,这东西利水太猛,有人喝完半夜跑厕所别怪我没提醒~

白术:脾胃虚弱者的专属护卫 隔壁王阿姨常年喝白术甘草茶,60岁的人肠胃比年轻人还好,这味带着蜂蜜香的中药,堪称"健脾届的劳模",尤其适合吃完火锅就腹胀、大便不成形的人群,上个月我试着用白术炖土鸡,汤里飘着淡淡的草药香,连喝三碗都不腻。

不过白术性温,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,可以搭配绿茶一起冲泡,既能健脾又不上火。

薏苡仁:懒人祛湿必备神器 要说最接地气的祛湿食材,必须是薏米!我试过无数种做法:红豆薏米粥、薏米排骨汤、甚至直接炒熟当零食,重点要选那种颗粒饱满的小白薏米,赤小豆更适合消肿,但祛湿还是白薏仁更给力。

注意薏米性寒,女生生理期最好停一停,我同事把薏米炒到微黄再煮,说这样寒性减半,你们可以试试~

芡实:熬夜党的养胃法宝 作为资深夜猫子,我床头常年备着芡实粉,这长满小刺的果实煮出来糯叽叽的,最适合修复被外卖摧残的胃,特别是那种明明很饿却不想吃饭的"假性消化不良",抓把芡实和山药炖汤,喝两天胃口就回来了。

记得要提前泡发,不然煮两小时还是硬芯,加点冰糖焖雪梨,居然意外地好吃!

陈皮:油腻克星兼情绪调节剂 广东人餐餐不离的陈皮,简直是养生界万金油,大鱼大肉后切两片泡水,那股清香瞬间解腻,我最喜欢用十年以上的老陈皮,不仅化痰湿,还能缓解焦虑引起的胸闷,有次压力大到失眠,老中医让我用陈皮+玫瑰花煮水,居然真的能安心入睡。

不过新会陈皮价格水深,普通超市买的橘子皮晒干也能应急,就是年份不够效果差些。

日常祛湿小窍门:

  1. 每天踮脚走路10分钟,促进下肢循环
  2. 阴雨天用艾叶泡脚,水里加3勺红糖
  3. 下午三点后不碰冷饮,改喝姜枣茶
  4. 每周吃两次冬瓜海带汤,刮油利器

这些中药虽好,但别指望吃两天就有奇效,我同事坚持喝茯苓粥三个月,原本像注水的小腿明显变细,最重要的是调整生活习惯,别边吃祛湿药边熬夜追剧,那可真是白费功夫啦!

大家有没有用过这些中药材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祛湿妙招~(温馨提示:具体用药请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