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年跟着师兄去浙西山区采药,在溪涧旁的岩缝里发现一丛翠竹般的植物,当地老药农看见后眼睛发亮:"这是天竹王啊!你们城里人肯定没听过,这可是治风湿的宝贝......"
深山里的"绿色灵芝"
天竹王学名叫黄箨蛇菰,这名字听着陌生,但在浙江、福建的深山里却是家喻户晓,它不像人参灵芝那样长在显眼处,专爱躲在阴湿岩缝里,细长的茎秆顶着暗红色花穗,远看像支狼毫笔,我们采药时遇到七十多岁的陈大爷,他指着石壁上的天竹王说:"这草五月开花,根茎要挖带鳞叶的,晒干后泡酒能治二十年的老寒腿。"
老辈人叫它"风湿草"真不是白叫的,去年邻居王婶膝盖疼得拄拐,她儿子从丽水背回半斤晒干的天竹王,用高度白酒泡了整整三个月,每天喝一小盅,现在不仅能弯腰择菜,上周还爬了趟西山,最神奇的是她以前一到雨天就抽搐的手指,现在居然能灵活剥毛豆了。
千年祛湿智慧的结晶
翻县志才发现,天竹王入药已有百年之久,民国时期药铺柜台上常摆着棕褐色的天竹王饮片,老中医开方子治关节痛必加这味药,现在实验室揭开了奥秘——这种草含有特有的蛇菰素,就像自带小空调,能把关节里的湿热气抽出来。
我特意请教过省中医院的刘教授,他拿出厚厚一摞病例:"你看这个类风湿患者,西药吃了三年还是反复肿,配合天竹王药浴一个月,手指关节消肿了七成。"说着端出碗黑褐色的药汤,苦味混着淡淡竹香,确实比黄连水好入口多了。
都市人的隐藏用法
别以为只有山里人才需要它,上个月公司会计小张,天天坐空调房吃冰饮,肩膀疼得贴满膏药,我给她装了瓶天竹王药酒,叮嘱每天擦三次,上周碰见她,居然穿着露肩装逛街了,她说特别神奇的是,以前吹空调就打喷嚏,现在办公室坐整天都不觉得冷飕飕的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有人把天竹王磨粉掺在艾灸条里,说是能增强排湿效果,还有宝妈把晒干的天竹王缝在枕头里,小孩盗汗的情况明显好转,不过要提醒的是,孕妇和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,最好问过大夫再试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
市场上开始出现安徽货冒充浙产天竹王,价格差三倍,真正的道地药材有个明显特征:根茎掰开是淡黄色,断面有细密蜂窝纹,假冒品通常是白色,揉碎后有刺鼻酸味,老药农教了个土方法——把新鲜天竹王扔水缸里,半小时后水面浮起细密气泡的就是好货。
保存也有讲究,千万不能用铁器装,我们药店都是用竹篾筐晾晒,晒到八成干时垫上粽叶,要是直接暴晒,药效成分会挥发掉大半,去年收的那批货没注意,结果泡酒时香味淡了许多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不少瑜伽馆推出"天竹王蒸疗"项目,躺在铺满药草的木榻上,盖上熏过药汁的棉毯,蒸汽带着竹叶清香往毛孔里钻,会员李姐说做完感觉像卸下三十斤沙袋,原本沉重的双腿变得轻快,连失眠都好转了。
这株深山里的灵草,正悄悄改变着现代人的养生方式,下次去山区玩,记得留心岩缝里的翠绿身影,说不定就能遇见这味传世的"风湿克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