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我这乙肝带了快十年,西药吃了一箩筐,您说中药能不能去根?"老李攥着化验单的手直哆嗦,我望着他泛黄的脸,肝区那道隐隐的青筋让我心里发紧,在肝病科坐诊三十年,这样的问题我听过上千遍,每次开方前都得把话说透:"老伙计,根治俩字谁敢打包票?不过调理得当,转阴不是没可能......"
被误解的"根治"玄机
很多人像老李一样,提起乙肝就想着"连根拔起",其实西医说的"根治"和咱们中医的"断根"完全是两码事,乙肝病毒就像野草种子,现代医学能铲掉地上的苗,但土里的根须还得慢慢沤烂,中药调的是身子这块"土壤",把湿热毒邪一点点化解了,病毒自然就没了安身之处。
去年有个快递小哥,小三阳带着抗病毒药来找我,我给他开茵陈30克、栀子15克、大黄8克煮水喝,半个月黄疸褪得干干净净,现在定期复查,病毒量控制在检测线以下,不过他每天雷打不动喝两趟中药茶,他说这习惯就像吃饭喝水,早就成了生活一部分。
五味中药里的抗毒密码
-
茵陈蒿——肝胆的清道夫 这味药最有意思,春天采收时越陈越好,我见过肝硬化腹水的病人,每天用鲜茵陈榨汁兑蜂蜜喝,一个月腹水消了大半,它就像扫帚似的,能把肝胆里的浊物一层层刮干净。
-
叶下珠——山沟里的护肝宝 老家山上成片的野生珠子,晒干泡茶比吃药片强,前年个酒精肝患者,戒酒后拿它当茶喝,三个月转氨酶从500多降到80,不过要选叶片完整的,发霉的千万别碰。
-
虎杖——溪边藏着的解毒剑 小时候常拿它当玩具,哪知道活血解毒的本事这么大,有次急诊科转来个药物性肝损伤的姑娘,西药护肝效果不好,加了一把虎杖进去,三天黄疸就见退。
-
垂盆草——房前屋后的保命草 这草在南方到处都有,新鲜叶子捣汁治蛇虫咬伤,烘干泡茶护肝,我丈母娘常年喝这个,六十多岁查出来抗体阳性,病毒量始终测不出。
-
黄芪——扶正祛邪的底气 别光盯着抗病毒,正气足了邪气才扛得住,我惯常用生黄芪30克给病人打底,特别是那些整天乏力没精神的,喝段时间脸色就红润起来。
老祖宗留下的组合拳
单味药再灵,也不如经典方剂来得稳当,我师父传下的"三黄退黄汤",黄芩、黄连、黄柏配上甘草,肝炎发作期吊瓶都止不住的呕吐,这个方子浓煎频服,半天就能压住火势,还有个"四君子加减方",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四味药,看着普通,长期喝能把塌方的脾肾慢慢托起来。
去年秋天收治过建筑工老王,转氨酶飙到1200多,浑身黄得吓人,西医说要换血,家属偷偷找我开方,我用赤芍60克为主药,配丹参、茜草、莪术,每天灌中药,七天后指标开始降,现在半年过去,老王又能搬砖挣钱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 迷信偏方:有人拿蜈蚣粉冲水喝,结果喝出肾功能损伤
- 乱补人参:湿热体质吃红参,好比火上浇油
- 断断续续:喝两天停三天,不如不喝
- 忽视禁忌:吃中药还喝酒吃肉,神仙难救
上个月门诊遇到个小伙子,网上买"祖传秘方"吃出胃出血,我看着他舌苔厚腻,脉象滑数,开了半夏泻心汤慢慢调养,现在他定期来抓药,再也不信那些包治百病的广告。
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
我从不排斥西药,该用干扰素就老老实实打,该吃恩替卡韦就按时服药,中药就像后勤部队,抗病毒的同时护着肝肾,减轻药物副作用,有位教师就是典型例子,打干扰素期间白细胞跌得厉害,我给他配了阿胶黄芪羹,血常规指标稳稳当当。
最近随访十年前的患者,当年大三阳转成小二阳的那个会计,现在每年体检都是表面抗原阴性,他倒是老实,十几年如一日地喝枸杞菊花茶,说是当成功夫茶来养日子。
【本文纯属中医知识分享,具体用药请遵医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