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抓中药时,老药师镊子尖夹着几粒芝麻大的小黑籽,我瞪大眼睛找了半天才看清。"这是葶苈子,别看它比米粒还小,可是肺里有痰的克星。"老师傅的话让我对这些袖珍药籽来了兴趣,原来中医里藏着这么多"小身材大能量"的种子选手。
藏在《千金方》里的化痰奇兵 要说最小气的中药籽,葶苈子绝对排前三,这黑褐色的小家伙直径不到2毫米,放在手心都怕被风吹跑,可别小看它,《千金方》里记载着它能"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",去年邻居张叔咳嗽憋得脸发紫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炒葶苈子,3克的量就镇住了缠身半月的顽痰。
会"攀亲戚"的补肾圣品 菟丝子绝对是中药界的"寄生虫",这米黄色的小颗粒像鱼籽似的粘成串,却是货真价实的补益高手,它专爱缠绕豆科植物吸取养分,却能滋补肝肾。《本草纲目》说它"强阴益精",现在好多护肝片里都添了这味,记得我妈更年期总盗汗,用菟丝子泡酒擦涌泉穴,不出半月虚汗就止住了。
厨房里的暗藏高手 很多人不知道,炒菜用的白芥籽也是中药,这圆圆的小白球比芝麻稍大,含着特殊的挥发油,去年落枕脖子僵,老中医让我把芥籽研碎敷颈椎,热辣辣的感觉半小时就缓解了,不过要当心,这脾气暴躁的家伙遇水会发泡,内服剂量大了容易刺激肠胃。
妇科圣药的前世今生 茺蔚子黑得发亮,比罂粟籽还小一圈,却是调经要药,它带着股淡淡的青草香,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上品,同事小王痛经多年,老中医开方必加茺蔚子,说是能"活血止痛,明目益精",最绝的是这药双向调节,量多催产,量少止血,全凭医生拿捏分寸。
认准这些防骗诀窍 市面上常有假货鱼目混珠,记住这几个鉴别窍门:
- 葶苈子遇水会浮,假的多沉底
- 菟丝子表面有凹窝,伪品通常光滑
- 芥籽碾碎闻有刺鼻味,染色的会掉色
- 茺蔚子搓破流出墨汁状物质
居家妙用小偏方 这些药食同源的籽儿,日常保健大有用处: • 便秘时嚼5粒生菟丝子(孕妇忌) • 风寒感冒用芥籽末敷脚心 • 眼睛干涩拿茺蔚子煮水熏眼 • 水肿体质煮葶苈子粥(3克足矣)
保存有讲究 这些娇贵的小籽最怕受潮生虫,最好用玻璃罐装好,放冰箱冷藏层,每隔两月就要晒晒太阳,发现结块要及时筛检,我家常用红茶罐存放,里面丢包干燥剂,三年了药效还跟新的似的。
下次抓中药别只顾盯着人参鹿茸,留心那些不起眼的小籽儿,说不定就是解开你病痛的钥匙,不过切记这些带籽的中药多属种仁类,多数有滑肠作用,脾胃虚弱的要慎用,毕竟再神奇的小籽,也得在中医理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