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理论中,阳气具有温煦、推动、兴奋等作用,当人体阳气不足时,就会出现畏寒怕冷、四肢不温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合理使用补阳的中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状况,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补阳中药。
常见补阳中药介绍
鹿茸
- 来源: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。
- 功效: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- 适用人群:肾阳不足、精血亏虚、阳痿滑精、宫冷不孕等人群。
- 用法用量:研末冲服,1 - 2g。
- 注意事项: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,缓缓增加,不可骤用大量,以免阳升风动,头晕目赤,或伤阴动血,凡发热者均当忌服。
杜仲
- 来源: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。
- 功效: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- 适用人群:肝肾不足、腰膝酸痛、筋骨无力、头晕目眩、妊娠漏血、胎动不安等人群。
- 用法用量:6 - 10g。
- 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淫羊藿
- 来源:小檗科植物淫羊藿、箭叶淫羊藿、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- 功效: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- 适用人群:肾阳虚衰、阳痿遗精、筋骨痿软、风湿痹痛、麻木拘挛等人群。
- 用法用量:3 - 9g。
- 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而相火易动者忌服。
肉苁蓉
- 来源: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。
- 功效: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- 适用人群:肾阳不足、精血亏虚、阳痿不孕、腰膝酸软、筋骨无力、肠燥便秘等人群。
- 用法用量:6 - 10g。
- 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忌服;肠胃实热、大便秘结者亦不宜用。
补骨脂
- 来源: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- 功效:温肾助阳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- 适用人群:肾阳不足、阳痿遗精、遗尿尿频、腰膝冷痛、肾虚作喘、五更泄泻等人群;外用治白癜风,斑秃。
- 用法用量:6 - 10g,外用20% - 30%酊剂涂患处。
- 注意事项: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。
补阳中药对比表格
中药名称 | 来源 | 主要功效 | 适用人群 | 用法用量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鹿茸 | 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| 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 | 肾阳不足、精血亏虚等人群 | 研末冲服,1 - 2g | 发热者忌服,宜从小量开始 |
杜仲 |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| 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 | 肝肾不足、腰膝酸痛等人群 | 6 - 10g | 阴虚火旺者慎用 |
淫羊藿 | 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等的干燥地上部分 | 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 | 肾阳虚衰、筋骨痿软等人群 | 3 - 9g | 阴虚火旺而相火易动者忌服 |
肉苁蓉 |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| 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 | 肾阳不足、精血亏虚等人群 | 6 - 10g | 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忌服 |
补骨脂 | 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| 温肾助阳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 | 肾阳不足、五更泄泻等人群,外用治白癜风等 | 6 - 10g,外用20% - 30%酊剂涂患处 | 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|
补阳的中药大全FAQ常见问题大全
问:补阳的中药可以长期服用吗?
答:一般不建议长期服用补阳的中药,补阳中药大多性温燥热,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,出现上火、口干舌燥、鼻出血等症状,而且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,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用药,例如鹿茸,如果长期大量服用,可能会引发阳升风动等不良反应。
问:补阳的中药适合所有阳虚体质的人吗?
答:不是的,虽然补阳中药是针对阳虚体质设计的,但阳虚体质也有不同的类型和程度,同时每个人还可能伴有其他兼症,比如有些阳虚体质的人可能同时存在湿热、阴虚等情况,如果盲目使用补阳中药,可能会加重湿热或阴虚的症状,像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就不适合服用淫羊藿、补骨脂等补阳作用较强且性温燥的中药,所以在使用补阳中药前,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辩证。
问:补阳的中药可以和其他药物一起服用吗?
答: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有些补阳中药可以和其他药物协同使用,增强治疗效果,例如杜仲与牛膝搭配,可增强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作用,但有些补阳中药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,产生不良反应,比如鹿茸不宜与降压药利血平、降压灵等合用,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,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,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。
补阳的中药种类丰富,但使用时一定要谨慎,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,才能达到理想的补阳效果,维护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