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农本草经里藏着哪些千年养生秘方?这30味中药现代人还在天天用!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这本2000年前的"中药说明书"到底有多神?

最近总在短视频刷到年轻人用保温杯泡枸杞、拿艾草贴穴位,评论区一堆人问"这是不是《神农本草经》里的玩意儿",其实这本成书于东汉的奇书,早就被历代中医奉为"四大经典"之首,它不仅记载了365味中药(对应周天365度),还首创了"上中下三品"分类法——上品无毒久服轻身,中品治病调虚实,下品有毒慎用,今天咱们就挖一挖这本古籍里,哪些宝贝至今仍是家家户户药箱里的常客。


厨房里常见的"上品"神仙药

人参:熬夜党的续命仙丹
别以为只有长白山老参才叫参,《本经》里说"人参味甘微寒,主补五脏",现在人拿西洋参片泡水提神,党参炖汤补气,本质都是延续古人"轻身延年"的智慧,不过野山参虽好,普通人日常用种植参更实惠。

枸杞:保温杯里的顶流网红
"久服坚筋骨"的枸杞早在两千年前就是养生担当,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宁夏红枸杞、黑枸杞,和古籍描述的"赤珠""却老"功效一脉相承,不过要提醒一句:感冒发烧时别急着泡枸杞茶,小心火上浇油。

菊花:熬夜救星的前世今生
《本经》说菊花"主诸风头眩",现在的杭白菊、贡菊泡水护眼,正是古人智慧的延续,办公室一族盯电脑久了,抓一把菊花加冰糖,比滴眼药水还管用。


药店C位出道的"中品"实力派

黄芪:免疫力低下的救星
"补虚"二字道尽黄芪真谛,疫情期间大家抢购的中成药里十有八九含黄芪,煮汤炖肉放几片,特别适合容易感冒的体质,但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少吃,当心越补越上火。

当归:女人的美颜圣品
"血虚寒热"找当归,这话从东汉说到现在,现在奶茶店推出的"四物汤"饮品,核心就是当归配阿胶,不过孕妇要远离,活血太过可能伤胎气。

茯苓:祛湿健脾的平民燕窝
古人用茯苓做糕,今人拿它煮粥,超市里常见的白色方块,能对付春季困乏、夏季湿气,但阴虚口干的人要少吃,不然越吃越渴。


这些"下品"毒药如今竟成抢手货?

附子:冬日暖身的"毒药"
"有大毒"的附子经过炮制变成附片,倒是成了火锅底料里的秘方,四川人冬天吃羊肉汤必放附片,驱寒效果堪比暖宝宝,不过千万别自己乱炖生附子,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半夏:止咳化痰的暗器高手
生半夏确实有毒,但姜制过的法半夏却是咳嗽糖浆里的常客,现在药店卖的半夏露口服液,本质上还是《本经》里"下气"理论的应用。

大黄:便秘患者的快乐源泉
虽然被列为下品,但"荡涤肠胃"的大黄至今是通便茶的主要成分,不过这玩意儿喝多了腹痛,应急用还行,别当减肥茶天天喝。


现代人该怎么用这本古董药典?

  1. 药食同源清单:卫健委公布的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材的目录,大半都能在《本经》里找到原型,像山药、薏仁、杏仁这些,每天吃都没问题。

  2. 体质辨识很重要:上优酷搜"九种体质测试",先搞清楚自己是气虚、血瘀还是湿热,再对号入座选药材,比如怕冷多尿的人适合桂枝,燥热长痘的要喝金银花。

  3. 别迷信野生药材:《本经》时代没污染没错,但现在重金属超标的野生药材反而有害,同仁堂、雷允上的品牌虽然贵点,至少质量有保障。

  4. 搭配禁忌要记牢:人参不和萝卜一起吃,枸杞别配绿茶,这些古人总结的配伍禁忌,到现在科学都验证有效,手机上下个"中药禁忌查询"APP挺靠谱。


这些千年古方正在悄悄复兴

现在中医院开方子,八成还是照着《本经》来,更有意思的是,很多古代外用方成了网红产品:艾草做的暖宫贴、薄荷精油刮痧、茯苓蜂蜜面膜...老祖宗的东西换个包装,照样收割Z世代的钱包,下次去药店买药,不妨看看成分表,说不定你手里的保健品,配方原型就藏在这本东汉老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