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平时吃的中药里藏着不少“隐藏款”长相,比如那些长得跟橄榄似的药材,别看它们个头不大,却个个身怀绝技,有的能润喉止咳,有的专攻肠胃不适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5种“橄榄脸”中药,学会用它们调理身体,关键时候特管用!
胖大海:嗓子里的“灭火器”
很多人第一次见胖大海都被它的外表骗了——这灰褐色、两头尖的小家伙,丢进杯子里就像颗缩水版的橄榄,但它最神奇的本事是遇水膨胀,原本干瘪的身子能撑成一团海绵状,看着特别治愈。
我每次上火喉咙痛,就会抓两粒胖大海泡水,它味甘性凉,专门对付咽喉肿痛、声音嘶哑,记得有次朋友录歌前突然失声,连喝三天胖大海茶,居然真把嗓子救回来了,不过这东西偏寒,脾胃虚的人别长期喝,小心拉肚子。
藏青果:高原上的咽喉守护者
藏青果其实是使君子科植物的果实,产自西藏等地,外形比橄榄更圆润些,表皮黑得发亮,当地人管它叫“嘎吉”,翻译成汉语就是“止渴利咽的果子”。
这玩意儿泡水喝有种独特的酸涩味,刚开始不习惯,但越喝越上瘾,我同事常年抽烟咳嗽,每天用藏青果煮水当茶,半年后他说痰明显少了,中医说它能敛肺止咳,对慢性咽炎特别友好,但痰多的时候别喝,不然会把痰憋回去。
诃子:五脏六腑的“收敛大师”
诃子长得像迷你橄榄球,表面有层白霜,闻着有点涩,它最擅长“收敛”——止泻、止咳、止汗全包揽,我记得老家有个偏方,小孩拉肚就用诃子加红糖煮水,喝两次准好。
不过诃子性格“内敛”,容易闷住邪气,有次我感冒咳嗽随便喝了诃子茶,结果咳得更厉害,老中医提醒我,外感风寒时千万别碰它,得等咳嗽没痰了才能用。
余甘子:先苦后甜的“口腔清洁工”
余甘子刚入口酸得眯眼,嚼着嚼着回甘泛滥,这种奇妙体验让它成了南方人的童年零食,它的形状比橄榄更细长,晒干后皱巴巴的像老人皮肤。
这果子可是护肝降火的高手!我熬夜加班眼睛发红,抓一把余甘子泡水,喝两天火气全消,村里老人还拿它治口腔溃疡,含在嘴里慢慢嚼,比喷药还管用,唯一缺点就是太刮嘴,牙口不好的悠着点吃。
青果:被忽视的橄榄本尊
说到像橄榄的中药,怎么能少得了青果?它其实就是咱们吃的橄榄,新鲜时翠绿油亮,晒干后变成深褐色,别小看这家常水果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,能清热解毒、利咽生津。
广东人煲汤爱放青果,配上猪瘦肉炖汤,喝着清爽还能预防感冒,我试过用青果腌蜂蜜,含在嘴里缓解咽喉炎,那酸甜劲儿比含片强多了!不过要挑饱满结实的,软塌塌的多半变质。
这些“橄榄帮”中药各有各的脾气,胖大海霸气灭火,藏青果温和润嗓,诃子严谨收敛,余甘子倔强回甘,青果低调全能,下次嗓子不舒服别急着吃抗生素,翻翻家里的中药箱,说不定就能找到这些天然小橄榄,实在拿不准就问问大夫,毕竟中药讲究对症下药,用错了反而伤身哦!
**#中药冷知识 #食疗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