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角类中药图片大揭秘,这些常见豆类竟是治病良药!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妈,这扁豆发芽了还能吃吗?"上周在菜市场听见两位阿姨的对话,让我突然想起这些家常豆角其实都是中药铺里的常客,今天咱们就借着豆角类中药图片,聊聊这些藏在厨房里的"药匣子"。

【扁豆:厨房里的健脾高手】 上次去中药房抓药,老药师指着扁豆说:"这白肚子绿筋的豆子,可是脾虚人的救命丹。"仔细瞧着药柜里的扁豆图片,果然和菜场卖的一模一样,老辈人说"夏吃扁豆胜吃药",可不是随便说说,前阵子邻居家小孩积食发烧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炒扁豆,说是能消暑化湿,比喝藿香正气水温和多了。

记得去年梅雨季节,我总感觉浑身黏糊糊没胃口,外婆教我用扁豆煮粥,特意嘱咐要煮得稀烂,那碗飘着豆香的粥喝下去,当天就觉得胃里舒服了,现在看中药图片才明白,扁豆衣(种皮)专治腹泻,扁豆花还能当茶喝治暑湿感冒,真是浑身都是宝。

【刀豆:被误会的温补将军】 菜市场卖刀豆的阿婆总爱强调"选深紫色的才嫩",可中药房里的刀豆全是晒得黑红的干豆,有次看中医调理脾胃,大夫指着刀豆图片说:"这弯弯像镰刀的豆子,最擅长温暖肠胃。"想起小时候奶奶总在立冬后炒刀豆丝,原来不是单纯下饭,而是给全家人补中益气。

上个月同事胃寒疼得直冒冷汗,老中医让她嚼刀豆末,刚开始她嫌苦,后来发现比西药管用,不过要提醒大伙,刀豆性温,体热的人可不能多吃,就像药膳馆那道刀豆烧羊肉,虽美味却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。

【豇豆:藏在菜篮里的补肾专家】 每次买豇豆我都专挑细长的,直到看见中药图鉴里标注"长豇豆入药",菜市场王大爷笑着说:"嫩的炒菜,老的入药,我们祖辈都这么吃。"查资料才知道,李时珍说豇豆"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",难怪腊八粥里总要放几粒红腰豆。

去年看望住院的张叔,他床头摆着罐泡着的豇豆茶,护士说这比西洋参片还补力气,适合术后调养,不过要记住,豇豆一定要煮熟,生吃会中毒,就像我妈总把豇豆角焯水后再炒,既是去毒也是留住营养。

【四季豆:被忽视的解毒先锋】 别看四季豆平常总扮演配菜角色,在中药房里可是正儿八经的解毒药,有次吃烧烤闹肚子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焦山楂和四季豆,他说这青绿带筋的豆子,最能化解鱼肉积滞,比健胃消食片还天然。

但要注意四季豆必须彻底炒熟,学校食堂那次食物中毒事件就是教训,现在看中药图谱才明白,四季豆的"筋"其实是药效所在,煮烂了反而浪费,就像川菜馆的干煸四季豆,既要保持脆嫩又要断生,这火候学问和中药炮制异曲同工。

【豆角家族使用指南】 这些家常豆角虽好,但各有脾气,扁豆含凝集素,必须炒熟;刀豆性温,阴虚火旺者绕道;豇豆助气,腹胀的人少吃,最妙的是它们都能当药膳食材,像扁豆山药粥、刀豆鲫鱼汤、豇豆猪尾煲,既饱口福又养身子。

下次去菜场买菜,不妨多看看这些豆角,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,更是老祖宗留在我们饭碗里的健康密码,记住要选表皮光滑、颗粒饱满的,发霉变质的千万别心疼,该扔就扔,毕竟这些不起眼的豆角,可是守护我们脾胃的"药食同源"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