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鼻子堵了半个月,吃药打针都没用,会不会是长瘤了?"上个月邻居张阿姨顶着两个黑眼圈敲开我家门,手里攥着厚厚一叠检查单,作为中医学院毕业的自媒体人,我仔细一看片子——典型的上额窦炎,西医叫"鼻窦炎",中医称"鼻渊",这毛病看似小病,发作起来真能要人命!
要说这上额窦炎啊,就像鼻腔里藏了个"蓄水池",感冒没好透、游泳呛水、花粉过敏都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肿胀,把上颌窦这个"水池"的排水口堵住,时间一长,黏糊糊的鼻涕困在里面发酵,滋生细菌,就会反复出现鼻塞、流黄涕、前额胀痛,甚至牙齿酸痛的症状,张阿姨就是拖了两个月,硬是把急性拖成慢性,每天靠止痛片续命。
其实对付这种顽固性鼻窦炎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特别管用,去年我采访过一位专治耳鼻喉的退休中医王老先生,他给的方子让我印象深刻:辛夷花15克(就是木兰花的花蕾)、苍耳子8克、白芷10克、薄荷6克(后下)、川芎9克、浙贝母12克、路路通10克,配上黄芪20克扶正气,甘草6克调和诸药,这七味药看着普通,却是环环相扣的精妙组合。
就拿张阿姨来说,她坚持喝了14副药,现在终于能睡安稳觉了,头三天最明显,她说就像有人拿着小刷子把鼻腔里的痰垢一点点刮干净,原先擤都擤不出的浓鼻涕开始哗啦啦往外排,到第七天,头疼得像戴紧箍咒的感觉突然松快了,这是药物打通鼻窦通道的信号,不过要彻底好透,至少得喝够28天,中间忌口很重要,羊肉海鲜绝对不能碰,连冰淇淋都得忍住。
可能有朋友要问:这些药材听着眼熟,在药店能买到吗?太能买了!辛夷花各大药房都有,选未开花的青绿色花蕾药效最佳;苍耳子记得买炒过的,生品有毒;白芷要买片大润泽的,闻着有浓郁香气,配齐这些大概二十多块钱,比吃三盒抗生素划算多了,煎药时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,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,倒出药液后再添水复煎,两煎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。
特别要说说苍耳子,这味药堪称"通鼻将军",它表面带刺,形状像小刺猬,能把药性直冲病灶,但千万别被它的威力唬住,王老大夫教了个妙招:用纱布包着苍耳子轻轻捶打,听到脆响就停手,这样煎出的药汤既有药效又不伤胃,有位出租车司机老刘,常年空调吹出鼻窦炎,按这个方法喝了一个月,现在车里常备辛夷茶当保健饮品。
说到日常调理,有三个小动作特别灵验,早上起床前,用大拇指关节从鼻梁往下推到迎香穴,来回五十次,做完立刻会觉得鼻孔通畅;午休时捏着山根穴(两眼之间)转圈按摩,能缓解上午积攒的鼻塞;晚上临睡前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,把白天吸入的灰尘花粉冲干净,这套"保鼻三部曲"坚持做,复发几率能降一半。
最近总有人问:中药能除根吗?说句实话,这病就像水管漏水,中药是把腐蚀的管壁修补好,但要是继续用冷水洗头、熬夜酗酒,等于又拿榔头砸水管,我见过最快见效的是位初中老师,喝完五副药就跑来致谢,不过他严格遵医嘱吃了三个月,现在还定期用玉屏风散泡水喝巩固,所以说啊,治病要有耐心,调养需有恒心。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发烧超过38.5度,眼睛肿成灯泡,或者鼻涕带血丝,赶紧去医院拍CT,上次有个小伙子自行用药两周,结果拖成上颌窦囊肿,这种情形就需要结合西医穿刺了,记住咱们的老祖宗智慧:急症找西医,慢病调中医,关键在早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