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中药里的"清凉担当"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薄荷,这味人见人爱的草药,泡茶能清咽利喉,煮粥可疏肝理气,堪称居家旅行必备良品,不过你知道吗?在中医药的大家庭里,还有几位和薄荷性格相似的"远房亲戚",它们虽然不像薄荷那样家喻户晓,但各有各的绝活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薄荷的"平替选手"。
荆芥——薄荷的"发汗兄弟"
别看荆芥长得灰头土脸的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解表高手,记得去年换季时我着凉鼻塞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这货最拿手的就是发汗退烧,感冒初起时用它煮水喝,盖上被子发发汗,第二天准能满血复活,不过它和薄荷也有区别,薄荷偏凉,适合热感冒;荆芥性温,风寒感冒时更给力,就像火锅里的鸳鸯锅,一个管清热,一个管散寒。
牛蒡子——嗓子痛救星
上次K歌通宵后喉咙肿成鸭蛋,朋友推荐的牛蒡茶真救了老命,这黑不溜秋的小种子泡开后带着淡淡香气,喝下去那种从喉咙到胃部的清凉感,简直媲美薄荷糖升级版,不过牛蒡子更擅长对付咽喉肿痛,特别是吃烧烤火锅上火时,抓一把煮水喝,比含片见效快多了,但它有个小脾气,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喝,不然容易拉肚子。
桑叶——会呼吸的绿叶精灵
都说"人参补气,桑叶通气",这满大街都能捡的桑树叶子可不简单,前阵子雾霾天感觉胸口闷,摘了几片新鲜桑叶煮水,没想到还真能缓解呼吸道不适,它和薄荷都带清凉感,但更偏向润肺止咳,特别适合长期抽烟或待在空调房的人,现在有些奶茶店推出的"桑菊茶",就是用它搭配菊花,既解渴又养生。
野菊花——消炎界的冷面杀手
别以为只有薄荷能做清凉贴!去年被蚊子咬得满腿包,外婆直接采了把野菊花捣碎敷上,那冰凉镇痒的效果比花露水还猛,这黄色小花朵性味苦寒,堪称天然抗生素,皮肤红肿、牙龈肿痛时用它煎水漱口特别管用,不过它可比薄荷猛多了,阳虚体质喝了容易手脚冰凉,得像泡茶似的少量饮用。
浮萍——水上飘的解毒高手
第一次见这种水面漂着的迷你荷叶,还以为是装饰盆栽,其实它在中药界可是有名的"透疹专家",小孩出麻疹时用它煮水擦洗,能帮助疹毒外透,和薄荷相比,浮萍更擅长处理皮肤瘙痒问题,尤其是夏天痱子多发期,抓一把煮洗澡水,清凉感能持续半天,不过这货质地轻飘,煎药时要用纱布包起来,不然满锅都是叶子渣。
淡豆豉——厨房里的解药
谁能想到发酵的黄豆也能入药?上次吃撑了腹胀难受,中医师开的方子里就有淡豆豉,这东西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既能当调料去腥,又能消食导滞,它和薄荷的共同点在于都能疏解胸闷,但更擅长调理肠胃积食,记得要选那种黑褐色、闻着有酱香的,炒过的淡豆豉药效更好,炖汤时放几粒还能增鲜。
葛根——解酒护肝小能手
经常应酬的朋友肯定对葛根粉不陌生,但这白色块根可比保健品实在多了,它和薄荷一样含有挥发油,能缓解头痛项强,但真正厉害的是解肌退热的功效,喝完大酒后煮碗葛根粥,不仅能保护肝脏,还能缓解第二天的头晕脑胀,不过要选柴葛根,粉葛根偏补,更适合煲汤,而野生葛根晒干的切片泡茶,提神醒脑效果堪比薄荷咖啡。
柴胡+黄芩——黄金搭档组合
这对CP在中药界的地位,相当于薄荷配柠檬,柴胡负责疏肝解郁,黄芩负责清热燥湿,两者搭配专治各种"堵"出来的毛病,压力大导致的两胁胀痛,熬夜后的口苦咽干,用它们煮水喝比薄荷茶更治本,但要注意这个组合偏寒,体寒的人可以加两片生姜平衡,就像薄荷茶里放红枣枸杞一样讲究。
升麻+蝉蜕——皮肤科双雄
脸上冒痘、身上起疹的时候,这对组合比任何外用药膏都管用,升麻能把皮肤里的热毒往外拔,蝉蜕负责止痒收敛,配上薄荷叶煎水外洗,效果翻倍,不过它们都属于"猛药",中病即止,不像薄荷可以天天喝,特别是蝉蜕,那股子腥味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,煎药时记得多放点冰糖调味。
说了这么多薄荷的"亲戚",其实它们各有所长,就像螺蛳粉和重庆小面,虽然都让人吃得酣畅淋漓,但风味完全不同,下次感觉自己上火了,别光想着泡薄荷茶,不妨根据症状翻翻家里的中药箱,说不定能找到更对症的"清凉神器",如果拿不准怎么用,还是要找专业医生开方子,毕竟中药讲究君臣佐使,乱搭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