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驱虫方!这几种草药让蛔虫无处可逃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"被蛔虫折腾得睡不着,西药怕有副作用,中医有啥好法子?"要说对付肚子里的小虫子,咱们老祖宗还真留下不少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能让蛔虫"闻风丧胆"的中草药,都是实打实的天然驱虫高手!

先来说说这个【使君子】,别看它名字文雅,却是儿科大夫手里的"止哭神器",记得小时候邻居家娃半夜哭闹,老中医抓了一把炒熟的使君子肉,让孩子当瓜子嗑,第二天就活蹦乱跳了,这味药最妙在温和,炒香后连小孩都不抗拒,但千万别空腹吃,否则容易打嗝带出酸水,有经验的老药师都会叮嘱:成人一天不超过20颗,小孩按年龄减半。

说到重口味驱虫,【苦楝皮】必须拥有姓名,这树皮煮水喝起来确实"感人",但效果真没得说,村里老人以前治蛔虫,都是拿它配红糖喝,不过现在发现这玩意儿不能瞎用,得严格控量,前几年有个新闻说有人用生楝皮中毒,其实炮制过的才好用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,安全系数高多了。

【槟榔】这味药可不止是零食,还是驱虫界的"狙击手",特别是针对绦虫、蛔虫混合感染的情况,配上南瓜子效果翻倍,海南那边的老偏方是用槟榔嚼出汁,不过现在更多是入汤剂,要提醒大家的是,孕妇千万不能碰这味药,就像碰红线一样要避开。

最近爆火的【南瓜子】倒是让我刮目相看,原本以为是网红食疗,查资料才发现真有科研支撑,生南瓜子捣碎空腹吃,对轻度寄生虫感染确实有用,不过要吃到见效至少得两斤起步,肠胃弱的别轻易尝试,倒是炒货店里的南瓜子酥,倒成了我追剧时的健康零嘴。

还有一味【雷丸】,听着像武侠剧里的暗器,其实是真菌类药材,这白花花的疙瘩必须现磨现用,放久了有效成分就挥发了,以前中药铺都备着药碾子,现磨雷丸粉冲服,现在改成中成药倒是方便了,但效果总差那么一丢丢。

最有意思的是【鹤虱】,这名字起得就跟捉虫似的,北方草原上的牧民最懂它的好,牛羊肚里长虫就喂这个,不过城里人很难见到,药店都得预订,倒是同科的【天名精】遍地都是,农村娃小时候没少揪它的果子当玩具,殊不知晒干熬水能驱虫。

说个真实案例:表弟去年总说肚子疼,医院查出蛔虫,他死活不肯吃宝塔糖,他奶奶翻出压箱底的土方子,用使君子、槟榔、乌梅三味药煲汤,连喝三天果然排出虫子,不过现在想想真是命大,这些剂量要是没把控好容易出事,所以大家别自己乱试,找专业中医师开方最保险。

现在市面上的驱虫中成药,很多都藏着这些古老配方,像【肥儿丸】【布袋丸】这些老字号,其实就是把几种驱虫药巧妙组合,不过现代人讲究科学,吃药前最好做个粪便检查,确认虫体种类再对症下药,毕竟蛔虫、钩虫、蛲虫习性不同,用药也得因人而异。

最后唠叨一句:别以为中药温和就能随便吃,就像苦楝皮过量会中毒,使君子多吃可能头晕,驱虫期间要忌口,油腻辛辣都得忍,绿豆汤倒是可以多喝,最关键的是养成卫生习惯,饭前洗手比吃药管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